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9篇
  免费   283篇
公路运输   1050篇
综合类   587篇
水路运输   378篇
铁路运输   804篇
综合运输   19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本文通过现场探索和理论研究,根据不同的场区地质条件、环境要求和施工条件等,提出一种基坑土体变形控制方法,力求达到最优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92.
建立合适的岸线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岸线利用强度,对现有挖入式布置形式与顺岸式布置形式进行评价、比较,并引入该评价指标的相关制约因素:陆域纵深和陆域配套面积,实现对于挖入式布置形式岸线利用效率的定量分析,并将评价指标及制约因素结合到具体工程实例,最终得出挖入式布置常用形式的岸线利用强度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93.
杨如刚 《公路》2007,(6):58-61
介绍舟山西堠门大桥北锚碇基坑大方量土石方预裂爆破开挖的施工工艺,并结合海洋特殊水文地质环境,采用防水帷幕和井点降水施工,保证了基坑的开挖质量。  相似文献   
94.
为了防止填挖交界路基中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开裂,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以基层顶面弯拉应力作为控制面层开裂的条件,以填方的变坡率0.28%和0.56%分别作为低限和高限,对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分级,共分为轻微、低、中、高4个级别,以便根据不同的沉降级别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在沪蓉西高速公路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6.
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理论分析,初步研究了挖入式港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的原因、泥沙运动以及淤积特性。结果表明:含沙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口门处淤积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而港池内部淤积量较小,粒径较细。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该形式港池口门处的淤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7.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10标风井基坑降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虹梅路站~桂林路站区间隧道中间风井基坑开挖施工顺利进行,须降低承压含水层水头。介绍、分析降水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的降水方案,通过精心施工,控制了基坑围护体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和地下管线的下沉。  相似文献   
98.
结合南京某工程,介绍了SMW工法在施工中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阐述该工法造价低、工期短、材料循环利用、环境影响小等方面的特点,提出结合工程实际,适当加大SMW工法桩桩长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
根据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浦西工作井施工阶段结构设计的特点,介绍地下墙围护、混凝土支撑体系的设计、内衬结构的设计及施工阶段各受力工况等,对结构进行大型有限元空间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土体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运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选用修正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基于基坑开挖及支护施作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基坑土体的位移、应力分布特征及支护结构内力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层开挖深度的增加,坑底隆起不断增加,灌注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点下移,右侧桩水平位移最大值较左侧桩大;土层的塑性状态区主要分布于基坑两侧及坑底局部范围,呈左右对称分布现象,从地表呈滑弧至基坑底部;支护结构设计时,立柱埋入坑底段应配置抗拉构件,第一道内支撑两端及其跨中处弯矩达到最大,应重点配置抗弯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