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篇
  免费   60篇
公路运输   486篇
综合类   349篇
水路运输   322篇
铁路运输   338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6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利用模拟退火法反算路面结构层弹性模量可以避免一般反算方法受初值影响的缺陷。文中探讨了模拟退火法在跃同结构模量反算中的应用,并开发了反分析程序BC-SA,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1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及简化计算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建研院建材室1965年编著的,逐级预压累计55次的卸荷模量试验法。该种方法既繁琐又费时,且材料试验机连续使用时间太长,马达发热,不少试验人员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该项试验。 为使该项试验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中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已由国家计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西南路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四川出川通道进行规划展望,提出四川南向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探讨建设川南通道的方案和通道引入相关枢纽及地区的改扩建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西南片区铁路路网的特点分析,逐一分析出川通道的规划和发展;采用技术经济比较法对南向通道方案进行比较论证。 研究结果:在西南片区形成沟通广东广西地区的一条新路网,有利于西南路网布局及发展;带动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相关枢纽总图布置特别是成都枢纽客运站布局提供合理的发展前景。 研究结论:四川南向通道宜采用沿成昆通道至峨眉,修建峨眉经宜宾、叙永至贵阳的双线大能力通道,经黔桂铁路至柳州,分别经湘桂线南下广西地区,经柳肇线可达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成都枢纽成都南站可作为川南通道客车的始发终到站;贵阳枢纽结合川南通道引入需新建枢纽内第二客运站。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环境的推进轴系三向冲击动力学计算的方法,建立了舰艇大功率推进轴系三向冲击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三向加速度冲击条件下的冲击位移和冲击应力进行了分析.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齿形齿向修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万向轴式动力车转向架驱动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万向轴式动力车转向架驱动系统的组成、悬挂方式及万向轴的结构特点。根据刚体相对运动原理,分析了在动力车运行过程中驱动系统相对车体的运动,计算了万向轴的轴向伸缩量和其它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对灌注桩桩身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超声检测波形参数与桩体的强度,静弹性模量的相互关系,为缺陷桩的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论纵骨在潜艇耐压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加设纵骨的潜艇耐压结构的力学性质,论述了这类结构在潜艇耐压结构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说明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类结构,制定相应结构设计计算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复合式围护结构在深基坑开挖中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兴电厂翻车机房超深基坑围护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土钉结合桩列式复合围护结构。本文以该工程的设计、开挖监测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探讨该类复合式围护体系中各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