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31.
简要介绍《站规》修订中车站正线和站线平面、纵断面的主要修订条文与内容。  相似文献   
32.
罗迅 《世界海运》2003,26(2):27-28
以船舶进出秦皇岛港为例,从船舶自身行进过程中、船舶周围的通航环境和其他因素等三个方面探讨船舶在进出港时,来自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3.
通过介绍多点进出超长隧道的建筑特点,分析了控制其内部温升的重要性。基于隧道温升的传热机理,以上海某多点进出超长隧道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隧道在阻滞工况下的通风网络节点模型,模拟研究了隧道在不同通风量、不同通风区段、不同车流量和不同室外环境下的温升特性。通过对比分析该隧道在不同模拟工况下的温升趋势和设备能耗等特性,提出了此类隧道通风设计及运营养护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4.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结构形式复杂且位于城市人员密集区,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NO<i>x等)不仅将对隧道内驾驶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隧道洞口附近民众的居住环境及健康带来影响。为此,以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规律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并联风路理论,并结合上海和长沙4条隧道现场实测以及1∶8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开展了关于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交通风以及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交通风条件下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特性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交通风速Vr、对流传质系数hm和扩散特征系数K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交通风以及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评估值IA分别为0.992和0.916。当已知隧道结构特征和交通特征时,利用该计算模型即可预测评估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内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各断面的平均交通风速、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平均浓度;同时可定量评价各分(合)流匝道对主隧道CO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科学选址及其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公司近几年船舶安全事故的分析,作者了解到一些船舶触碰和搁浅事故多发生在港内操作,而其中的大多数又是引航员在船指挥时发生的。这些事故中大多数是船长对引航员的操作已有疑问或认为不妥,但仅提醒引航员而没有果断地纠正其操作造成的,关键是船长对自己的安全责任存在着模糊认识。必须明确,不管在事故前是否提醒过引航员,船长对发生的事故同样要承担法定责任,船长是确保船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现就引航员在船期间船长的责任和应注意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6.
傅政 《隧道建设》2015,35(Z2):115-120
为了在复杂环境下利用有限的施工场地进行下穿既有线施工,以长沙火车站进出站地道下穿既有货运线工程为例,通过对多个施工工法的比选,选定明挖现浇法施工,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该工法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化,使工程顺利进行,得出了优化后的明挖现浇法更灵活、通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是施工范围最大的一次在市区实施钢顶管施工的项目。其中,严桥支线的线路全长为双线27 km,钢管直径为DN3600 mm;金海支线线路全长为双线8.6 km,钢管直径为DN2800 mm。该文通过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严桥支线和金海支线的部分工程案例,分析了大直径长距离钢顶管的施工风险,并给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其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城市郊区主干道的特征是交叉口间距较大、车速较高、路段占道路总长的比例高。其主要功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交通流快速通过。而该功能的实现受到道路沿线地块开发的影响,集中体现在道路进出交通流同主线交通流的相互影响上。为缓解上述问题,采用道路空间利用、进出通道管理等技术,对道路各类典型开口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路段隔离开口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安全和道路运行效率的冲突区整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9.
地铁隧道采用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进行施工,一次推进完成上、下行区间隧道,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以上海轨道交通某标段工程为例,详细叙述了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于冻结法加固的土体中进行风井进出洞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保证了工程安全和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40.
为了提高鸥翼门设计的可操作性,文章针对鸥翼门人机设计,进行了要点方法、设计参数及工程要求等的分析。应用车身基础结构断面、SAE定义模型及RAMSIS假人等工具,结合实例,对L38,H47-1H35-1/27-1,35—1,H5,H11H30,H40,L18及车门开启角度等具体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说明。给出具体设计步骤及设计要点,根据一些特殊的问题情况给出零部件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鸥翼门人机设计需重点关注合理的头部空间;车门开启宽度应结合车门使用空间;人员进出方便性设计及门槛高度设计需综合考虑布置空间、车高和人机设计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