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109篇
公路运输   886篇
综合类   264篇
水路运输   134篇
铁路运输   540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根据风振响应中平均响应、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之间的关系,初步提出划分结构抗风类型的思想,将大跨屋盖结构分为4类抗风类型,并给出具体的划分方案,以简化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以拱作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常用的参数范围内,通过风洞试验,确定屋面风荷栽,对矢跨比分别为1/8和1/4的大跨拱结构的抗风类型进行系统的参数分析,研究风荷载基本参数和结构参数(矢跨比、跨度、结构截面刚度和屋面质量)对拱结构抗风类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频小于4Hz的绝大多数拱结构,脉动风响应明显大于平均风响应,脉动风响应不可忽略,属于背景响应可以忽略、共振响应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抗风类型.  相似文献   
132.
潘明亮 《隧道建设》2011,31(3):369-374,380
为实现深圳地铁1号和3号线老街站平行换乘,需在9层的永新商业城建筑物地下室下的软弱地基土层中扩建1个2层框架结构站台。首先自地下室底板下暗挖1条隧道揭示永新商业城5根桩基,并在隧道内采用连续梁形式对5根桩基(单桩最大重6 500 kN)同时实施主动托换。通过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软件ABAQUS对桩基主动托换各工况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在工程施工中通过量测数据的反分析精心指导施工,通过精细化施工组织保证了以连续梁形式同时主动托换多根桩同步顶升,最终确保了在该恶劣条件下桩基主动托换过程中上部建筑物沉降值控制在+1~-1 mm。  相似文献   
133.
刘苏明  石达强 《隧道建设》2011,31(6):743-748
以某盖挖顺作地铁车站施工为例,对车站在复杂环境条件(站桥合一、先桥后站、地下管线密集、周边建筑邻近)下基坑开挖出土方案、钢管柱连接方案、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拆除方案等几项关键工序进行比选,介绍了各备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方案优化,最终选择了"出土孔上配龙门吊+局部坡道"开挖出土方案、钢管柱现场法兰连接方案及金刚石绳锯切割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方案,保证了车站的安全、质量和工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4.
王立军  许俊伟 《隧道建设》2011,31(2):220-227
为保证施工过程及地铁运营中桥梁异形板区变形稳定,确保地铁施工本身及桥梁安全,施工中采用了如下措施:1)在地面架设支撑系统作为应急体系;2)托换桩周边利用复合锚杆桩对原桩隔离及地层的预加固,使地层有较好的稳定性;3)进行人工挖孔桩托换施工,倒挂井壁法开挖,辅以环向注浆及底部注浆,严格控制成桩过程的变形;4)对钢承台多次同步顶升,逐级托换,将原桩受力转换至新桩;5)在盾构穿越过程中,优化施工参数,加强监测及信息化管理,依据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及管片后的补注浆。通过上述一系列综合控制手段,解决了复杂地层中复合锚杆桩及大直径超深挖孔桩施工、钢承台多次同步顶升、高精度实时监控等技术难题,将桥梁墩柱沉降控制在了3mm以内,确保了盾构穿越期间隧道及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5.
潘明亮 《隧道建设》2011,31(2):240-245
为实现深圳地铁1,3号线老街站通过2站间换乘体的平行换乘,对1号线既有运营老街站实施站台倒边改扩建。分析工程施工条件,就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论述,用数值模拟分析桩基托换工作隧道的开挖及揭示桩基的施工过程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并对方案形成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总结讨论。所采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最终规避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36.
洪治平 《汽车知识》2011,(6):110-111
在变换行车道所导致的交通事故中,大多是由于在换道过程中未注意到相邻车道上有近在咫尺的同向行驶的车辆而引起碰撞所致。换道辅助系统亦称变道辅助系统,是近几年出现在高档轿车上的又一项实用性很强的驾驶员辅助功能,其作用就是能大大减少因盲目  相似文献   
137.
结合成自泸高速公路内自C合同段水井湾大桥施工的工程实例,浅谈预应力盖梁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预应力盖梁支架体系的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制作、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材加工及装置、砼浇筑、张拉灌浆封端、支座垫石及防震挡块和支架系统及模板的拆除等。  相似文献   
138.
随着港口散货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抓斗卸船机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早期人们一般采用小车自行式抓斗卸船机,但自行小车自重大,且小车的加速度受车轮与轨道粘着力限制,加之阴雨天气经常出现打滑现象,抓斗卸船机效率不高,因此人们选定了牵引小车式抓斗卸船机。这样既可以将起升、开闭、小车运行驱动机构放在固定的机器房内,减少移动载荷,降低整机重量,又可以实现小车高速运。  相似文献   
139.
为分析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出口小净距路段在不同交通流状况下的车辆驶出概率,提出了基于交通仿真的安全换道概率模型。首先,采用VISSIM标定仿真模型并进行正交试验,获取小净距路段在不同净距长度、交通量、驶出比例、大型车比例下的交通数据,在此基础上确定瞬时交通流密度及相应车流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构建相应的分布模型,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研究不同速度下的瞬时交通流密度大小和出现概率;同时引入可靠度方法并利用微分法来构建车辆安全换道概率模型,综合考虑车速、车流密度、目标车道临界可插入间隙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应用蒙特卡罗仿真法搭建求解概率模型的算法,并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分流车初始位置的不同,分别得到了不同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净距长度下的换道驶出成功率,进而研究不同交通流状况组合下的净距长度。结果表明:交通量、大型车比例、净距长度对净距路段内侧车道车辆换道驶出成功率有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水池类基坑换撑设计不仅需满足基坑本身安全与稳定性,同时还需兼顾施工便捷性、工期要求、工程经济性以及水池满水等功能性试验要求。本文在总结南京软土地区水池类基坑工程换撑设计基础上,提出利用水池主体结构的扶壁(或璧柱)、内部纵横向壁板作为换撑体系的基坑换撑新思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同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