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本文主要高以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及比选,桥隧连接段的位置大多都所处地形地貌与地质状况相对比较薄弱环节,位于这种地形位置的边坡防护要求较高,且要满足该类型边坡防护的效果。根据工程实际因素,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高陡坡隧道洞口与桥梁相接位置的安全防护勘察工作,经现场勘察及几种防护方案的必选与论证,试图从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方案优化设计的角度降低防护施工难度及成本。鉴于桥隧连接段及隧道洞口现状直立高陡边坡整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加接延长隧道洞口明洞工程,并采用SNS主洞防护网与被动防护网相结合的防护方案合理可行,该防护方案的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施工成本与施工安全风险低。  相似文献   
122.
徐上  张涵 《综合运输》2022,(5):144-148
依托重庆车辆及路网运行大数据,研究重庆中心城区限行方案。通过分析车型构成、拥堵时空分布、车辆使用规律,评估限行后公共交通能否提供替代出行服务及限行是否会导致大量绕行产生新拥堵,提出了适合重庆当前发展阶段和城市交通特点的限行模式,即在早晚高峰时段对跨江桥梁和穿山隧道等关键通道实施汽车尾号限行。重庆2021年3月开始实施的限行政策评估结果表明,限行政策有效削减了汽车出行量、均衡了汽车使用时段分布,促进了交通方式往公共交通转移,提升了路网运行效率。研究可为其它城市制定交通需求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覆盖了全国各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而高速公路的建设更是加快了我国自然资源的输送和人力资源的交流能力,而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的施工技术则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24.
125.
低山丘陵地区的市政道路设计不同于平原地区,存在高桥隧比、平纵线形受地形与造价限制等问题,还需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影响。结合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龙泉山段道路的设计方案,论述设计低山丘陵地区市政道路线形时的控制要点,并结合BIM应用在前期方案设计中对道路线形进行直观展示,以实现对项目功能与造价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26.
田毕江  胡澄宇  杨文臣  苏宇 《公路》2022,67(1):240-247
为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和速度连续性,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路段的限速值优化方法.首先通过选择在建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路段的三维仿真场景.然后根据隧道路段设计速度采用标准,分别确定了"设计速度±20 km/h"和"设计速度"等3种限速方案,开展了3种限速方案下的驾驶模拟实验.最后从运行...  相似文献   
127.
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总体质量与效率,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的类型与特点,对桥隧连接工程的现存问题、施工类型、施工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安全运行维护措施,以期提升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关键性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8.
为了有效解决各种公路桥隧病害问题,提高桥梁隧道的整体稳定性,保证通行安全,对公路桥隧工程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及方法,以期为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9.
为明确施工过程中风险致因及产生路径,有效减少铁路桥隧工程技术接口风险的发生,运用了DEMATEL、ISM和BN相结合的方法,对桥隧工程技术接口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物理风险、管理者能动风险、环境风险这3个维度提炼了技术接口的风险因素;再利用DEMATEL-ISM组合方法并借助专家知识构建层次网络模型,将其映射到BN中,并将专家判断进一步转化为条件概率分布,以量化技术接口风险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强度,确定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风险发生最接近的原因路径为X16(团队间协作程度)→X8(沟通渠道不合理,信息传递不畅)→X1(不同单位技术参数、尺寸规范等存在差异)→X4(工程交接预留、预埋等有误)→X2(工程实体无法衔接或空间位置冲突)→Z;发现技术接口的风险发生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0.
为了解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监测制度发展现状,梳理了日本、欧洲、美国、中国的铁路桥隧检监测制度及劣化评定标准,从检监测类别、周期、人员、技术要求、状态评定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速铁路桥隧实际检查无法覆盖制度规定的全部指标,检测周期与检测类别不匹配,人员要求及作业流程未规范化,重点桥隧结构尚未建立统一监测制度,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