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9篇
  免费   930篇
公路运输   5610篇
综合类   3278篇
水路运输   3605篇
铁路运输   2982篇
综合运输   544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437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948篇
  2009年   1049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838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0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外海桩柱结构受波浪作用强烈且动力性质明显。以国内某LNG码头的高桩系缆墩台作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进行了波浪作用下的结构时程动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波要素下,模拟的不规则波浪产生的结构位移和应力响应峰值大于规则波10%~20%;在结构时程动力分析中初期波动剧烈的结果可以舍弃。  相似文献   
992.
对于普通货种的高桩梁板码头,通常在码头纵梁顶部设置盖板明沟进行雨水收集和排放。采用该排水方式时需要在梁板顶部开凿排水沟,而在老码头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中,该方式会破坏现有码头结构,增加工程投资。以江苏省某老码头排水改造工程为例,提出一种暗管排水方式,并对关键节点进行标准化设计。结果表明,暗管排水方式投资较低、对码头结构影响较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3.
高桩码头构件众多,不同位置、程度、数量的构件损伤会对码头动力特性造成不同的影响。采用概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混凝土基桩损伤、上部结构损伤等情况下码头动力特性的变化。通过建立高桩码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码头整体动力特性的影响,发现码头结构动力特性对土体参数、桩有效截面面积以及部分桩的弹性模量较为敏感;对横梁和纵梁的损伤并不敏感;码头前三阶自振频率的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整体损伤的指标,四阶以上频率因其振型为桩自身的局部振型,其频率值仅对部分单桩损伤敏感,而对其他桩的损伤不敏感;码头前三阶频率间相关性强,三阶以上频率与前三阶频率中等强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4.
可液化倾斜场地桩基动力响应是国内外岩土抗震工程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文中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将液化土层视为非牛顿流体,利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了可液化倾斜场地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了端承单桩在长径比、桩顶惯性力、端部嵌固条件影响因素下的动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数值计算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一致,能真实再现振动台试验结果;桩长径比不同、桩顶是否附加质量块、桩端是否固定都能够明显影响桩基的动力反应;场地液化具有显著的滤波减震作用,地震波从底部非液化层传递至液化层,液化土中的加速度衰减更快.  相似文献   
995.
镇江某大桥锚碇基坑属于国内外少有的超深超大圆形嵌岩基坑,依据倾斜岩层走向首次采用台阶状不等高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基岩为五级阶梯开挖.针对此特色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拱效应显著减小了墙体竖向应力和径向位移,降低了不对称荷载的敏感性.阶梯岩面与嵌岩地连墙的组合嵌固作用显著,位移反弯点明显上移.支护结构竖向应力较小,主要以环向受压为主;在倾斜分布岩层影响下,墙体径向位移、地连墙及内衬环向应力从上游侧到下游侧呈增大趋势.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总结得出的倾斜岩面深大圆形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规律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法是一种新型的软基加固方法,该法利用粉喷桩施工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和竖向排水通道,加速土体中孔隙水的排出,以达到快速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结合工程实际,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工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法的沉降主要发生在排水固结区,且呈向下和向外逐渐减小的趋势,粉喷桩桩土应力比在1.8左右,孔隙水压力呈先增长后逐渐消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7.
以重庆鱼洞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大跨度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空间计算模型,考虑群桩与桩土效应,分析其动力特性,并运用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计算了一致激励及下大跨连续刚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动力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其横向地震响应比纵向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哈大客运专线新营口车站的现场试验,对CFG桩、MIP桩、褥垫层和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基础中的CFG桩与MIP桩的荷载分担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基础中CFG桩与MIP桩的应力比随路基填筑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在填筑结束后应力比基本维持不变。在填筑结束时平均应力比为4.5,且这种复合地基表现出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红粘土复合地基中CFG桩的变形特性,在CFG桩内埋设混凝土应变计进行监测,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红粘土复合地基中CFG桩桩身不同部位应变随荷载、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FG桩在施加上覆荷载之前就存在初始内应力,桩顶下一定部位存在一初始应变零点;红粘土的膨胀性对CFG桩桩体变形有重要影响,复合地基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内部变形调整;变形稳定后,桩体中存在两个应变零点,拉压区域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000.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路基)沉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采用MATLAB语言编写了基于XGM(1,1)模型预测地基沉降的程序,并将其应用于CFG复合地基沉降量的预测。通过对灰色预测XGM(1,1)模型在工程实例的应用和对比,证实XGM(1,1)模型运用到工程实际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