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1篇
  免费   282篇
公路运输   2381篇
综合类   1678篇
水路运输   1274篇
铁路运输   937篇
综合运输   133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某建筑工程地下室局部上浮造成构件受损.根据该工程的构件受损评估,提出了地下室上浮事故中构件受损评估的方法与内容,并对该工程典型裂缝和损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2.
为了探究旋转速度在行人头部与车辆碰撞中对颅脑组织响应影响,对46例真实交通事故进行了运动学重建获得行人头部与车辆碰撞线性、旋转速度分布特征,并依此建立了头部与风挡、发动机罩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头部旋转速度在不同线性速度和碰撞位置下对颅脑应力应变响应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在行人头部与风挡碰撞中,当线性速度小于40 k...  相似文献   
203.
针对某型高压大流量液压设备的高压过滤器滤芯异常损伤失效问题,对过滤部件和相关回路进行检查和分析,拟定技改方案,实施时采用仿真软件进行前置验证研究,参考仿真结果对液压系统改进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为液压系统高压过滤回路的优化设计及装机前的性能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4.
有效识别禁限带物品的智能识别算法有助于降低安检人员劳动强度,提升旅客行李安检作业效率。文章采用图像多标签分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引入图像注意力机制与动态元融合,能够在卷积前向传递过程中补充低层图像视觉线索,有效应对行李X光图像中物品影像混叠干扰及低分辨率特征混淆的问题,增强对细粒度特征的识别能力;同时,引入外部神经知识的元选择网络,实现网络多阶段预测的自适应融合,以避免权重偏置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算法能够克服行李X光图像中影像混叠和物品尺度变化带来的禁限带物品识别困难,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5.
为达到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对环境及使用的特殊需求,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作为部分机场的混凝土道面具有更强的综合优势.为研究透水混凝土道面在冻融环境及除冰液侵蚀耦合作用下的冻融破坏规律,采用控制变量法系统地开展了透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分别测定了在不同的孔隙率、冻融速率、除冰液浓度及温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206.
在无人驾驶和驾驶辅助领域,交通标志识别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道路中,许多交通标志目标较小且存在相互遮挡的问题,导致标志很难被准确检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利用深度学习网络YOLO v3模型实现对交通标志进行检测.首先,利用数据增强用不同的方式模拟现实天气条件对清华-腾讯交通标志集进行数据集增强,得到更为真实、丰富的标志数...  相似文献   
207.
为研究轻卡BEV驱动电机可靠性台架试验标准与实际客户的关联,文章基于整车CAN网络,采集实际客户日常行驶过程中的电机扭矩、转速等数据,通过Ncode软件计算出电机的扭矩谱。根据Miner准则,计算出电机20万公里的疲劳伪损伤。对比电机可靠性台架试验的电机伪损伤,确定电机台架试验标准是否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208.
采用多种监测技术融合手段, 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开展了疲劳损伤监测与评估, 包括足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模型疲劳试验与某公路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运营阶段的疲劳损伤监测; 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试验中, 综合采用了美国物理声学(PAC)声发射(AE)传感器、智能锆钛酸铅压电漆(PZT)传感器和应变片进行了粘贴钢板冷加固前后的疲劳裂纹监测; 对处于运营阶段的斜拉桥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区域, 采用了粘贴角钢的冷加固方法进行加固, 并对加固前后的桥梁结构开展了AE监测和应变监测以研究疲劳裂纹状态与检验冷加固方法的效果。疲劳试验与监测结果表明: PAC的AE传感器和智能PZT传感器能有效捕捉具有突发峰值与快速衰减特征的疲劳扩展信号, 二者的协同应用实现了疲劳裂纹智能感知, PAC的AE传感器组能实时捕捉纵肋上的疲劳裂纹扩展长度和方向; 粘贴钢板冷加固后, 应力水平稳定在64.8 MPa, 直到继续循环加载至512万次仍无疲劳裂纹扩展, 验证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粘贴钢板疲劳冷加固措施的良好加固效果; 在疲劳试验过程中, PAC的AE传感器和智能PZT传感器监测疲劳裂纹扩展结果一致性良好, 与应变片相比可实时捕捉更丰富的疲劳裂纹动态信息。对运营阶段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 加固前AE监测结果峰值能量是加固后峰值能量的5倍, AE累积信号由加固前的密集分布改变为加固后的稀散分布, 表明加固后的钢桥面板疲劳裂纹处于稳定状态; 随着加载车辆行驶通过, 冷加固后的疲劳裂纹尖端应力峰值降低40%至50%;对比加固前后的24 h疲劳应力连续监测结果, 疲劳细节附近应变片的应变水平从加固前的78 MPa下降至加固后的48 MPa; AE信号峰值能量、AE累积信号和应力水平的监测结果均证明了冷加固技术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加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9.
基于矩阵分析和D-S证据理论的时空数据融合及目标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矩阵分析和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时空数据融合的方法,并将它应用于飞机特征识别的数据融合中.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融合后的识别结果较单传感器的识别结果好,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0.
战时桥梁保障任务繁重,对遭袭损伤桥梁的保障步骤是:评定损伤等级、制定抢修或抢建方案、实施方案和验收通行,而对于如何"评定桥梁损伤等级"这一环节,并无评定规范或标准,使战时桥梁保障方案的选取与制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桥梁保障也就无法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需要。根据现有工程的验收评定方法并结合战争中桥梁快速保障的特点,初步进行战时桥梁损伤等级的划分,拟订了评定方法和评定过程,为实现评定的自动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