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0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872篇
综合类   507篇
水路运输   1055篇
铁路运输   358篇
综合运输   5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张羽军 《路基工程》2007,(6):173-174
介绍改扩建工程黔桂铁路甲猫车站楔形体滑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形成原因、整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382.
383.
<正>映汶高速公路全长48.273km,其中隧道占25.8km,桥隧比占75.4%。从2009年11月正式进场开工至今,全线8座隧道现已完成震后隧道洞口上部边、仰坡防护160000m2,进洞大管棚540m,进口段古岩土堆积体546m,震后崩塌体开挖掘进1020m。  相似文献   
384.
本文着重介绍移动电源车设计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综述移动电源车的总体组成、结构及其设计,以及移动电源车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85.
针对中国行车视距测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数字仿真模型技术,提出以"视线棱体"为核心的新的空间视距测算模型,分析并建立"视线棱体"与公路模型相关面的视线通视判断标准,并以此原理研发了相应的应用软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行车视距的计算精度;由于该计算模型和方法符合公路空间的实体关系,且其视距计算可考虑到路侧植物、护栏、标志牌等影响,因而测算结果更为准确。实际工程验证表明:"视线棱体"计算模型和方法的测算成果是可靠准确的;该方法和技术为公路尤其是双车道公路行车视距分析提供了科学而实用的技术手段,对公路安全设计与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6.
随着中国跨海隧道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大直径泥水盾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该文以广东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中粗砂和淤泥地层条件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掌子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无水条件和水压条件下掌子面主动破坏模式及极限泥水支护压力变化规律,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楔形体极限平衡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水压作用提高了泥水盾构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但对掌子面破坏形态影响较小;掌子面破坏形态受泥水重度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掌子面上部变形较大,下部变形较小;数值计算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表明:盾构掘进为中粗砂地层时,楔形体极限平衡理论得到的结果偏不安全。  相似文献   
387.
建筑施工模板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支护模具,在市场需求中不断处于改进过程中。相较于传统木模板的局限性,对于重复使用率高、墙面平整度较好、模板定型效果好、安全性较高的定制钢模来讲,在结构形式相对简单的大型道路、桥梁工程中使用得也越来越普及。对于许多地下建筑结构,采用双墙合一的地下结构形式,可减少地下结构施工的工作量,增加墙体整体刚度,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388.
以尼泊尔北部公路地质选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线不同成因的重点地质灾害线路的四种方案比选研究,合理避绕大型不良地质体,不能绕避地段针对性地采用K线方案并在局部地段优化防治措施,确保线路方案合理,工程可行。  相似文献   
389.
390.
李灏  孟健 《北京汽车》2011,(3):27-29
文中为湿式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设计了一种控制方案,详细介绍了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尤其重点分析了传感检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