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158篇
水路运输   65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1.
采用前沿生成法对船体曲面进行三角网络划分、运用信号灯Petri网对划分过程进行控制和分析,使前沿结点的生成及其适应性计算并行处理,充分利用系统的分布、并发、同步异步等特性,以提高三角网格划分的效率;前沿结点的适应性计算采用改进的演化算法。  相似文献   
312.
王浩  卢守峰 《交通标准化》2020,6(4):102-108
为减少城市道路违章停车,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城市道路违章停车行为进行研究。基于交通参与者有限理性原则,将违章停车问题中的机动车驾驶员与执法人员视为竞争者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参与人行为进行演化分析并对影响中心点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演化博弈模型无稳定点,机动车驾驶员不违章停车的概率随执法人员执法概率的变化而变化。但各影响参数的影响速率不同,改变执法人员执法成本比改变执法人员执法获得的奖励对机动车驾驶员的不违章停车概率影响更大;改变机动车驾驶员不违章停车净损失比改变其违章停车受到的处罚对执法人员执法概率影响更大。因此,为改善违章停车现状,可优先从减少执法人员的执法成本、降低驾驶员不违章停车净损失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13.
为了更好地发挥航道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服务功能,研究上海内河航道的功能演化特征.采用系统化理念,梳理各阶段上海内河航道的发展变迁和功能升级过程,分析内河航道建设的新趋势,提出将数字赋能贯穿整个航道功能升级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服务上海内河航道建设.  相似文献   
314.
针对隧道洞口段开挖面失稳塌方问题,基于有限元极限分析法,从边坡自身的安全性出发分析隧道开挖对边坡的扰动影响,揭示隧道洞口段开挖面失稳塌方模式和机理,进一步分析台阶法施工以及管棚预支护措施对于隧道开挖面安全性的影响,验证隧道洞口段长大管棚施作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张拉剪切同步折减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能够真实模拟...  相似文献   
315.
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与社会经济内在发展联系,构建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经济复合系统协同模型.模型首先基于因子分析筛选复合系统序参量,其次建立改进的差分式协同度模型计算协同度量化指数,最后基于哈肯模型探究演化机制、预测协同发展趋势.以成都市数据为例,应用模型分析2010-2018年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过程,案例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316.
刘海兵 《路基工程》2022,(6):124-129
依托京滨铁路宝坻至滨海新区段JBSG-3标段的建设项目工程,基于现场原位试验,分析在含有软土地层的崎岖地形下填筑大于30 m的路堤,加固高填软基路堤中土体的土拱演化规律,探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在高填方路堤中抑制土拱效应的效果。研究表明:群桩(管桩)能够有效地提高桩间土体的承载性能;地基加固方式深受基底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当基底压力呈非均匀分布时,会导致桩间土压力过大,极端情况下局部超过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压实桩端土体导致桩间土压力上升和桩承荷载下降现象,若荷载较大时,也存在桩端产生“刺入”现象,引起桩间土沉降速率低于桩体沉降速率;管桩复合加固高填方路堤中土体的土拱演化规律的关键因素是持力层和荷载强度,若桩端产生刺入情况会引起土拱骤停,导致桩间土剪切破坏,引起高填路基整体变形,进一步加深桩体形变量,可通过设置连梁来减少桩体不均匀形变,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317.
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构件或材料易出现疲劳损伤,导致结构出现突发性疲劳脆性破坏,故需对构件或材料的疲劳损伤进行精确评价,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但现有的疲劳损伤评价模型为了简化分析,常忽略了荷载顺序和相互作用等效应,使得疲劳损伤分析精度不足,为此,需对构件或材料的疲劳损伤模型进行改进,使其能够精确评价疲劳损伤.基于叶笃毅提出...  相似文献   
318.
轨道动态几何不平顺数据主要采用轨检车进行检测,由于缺乏去除功能,轨检车检测数据中存在噪音成分,不利于轨道质量状态的客观评价.本文提出去除噪音的方法,并利用概率密度法,对高低不平顺幅值特征进行统计描述。比较去除噪音首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1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造技术高质量发展,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受列车运行速度、隧道服役时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高速铁路隧道在服役期间,衬砌裂损掉块病害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危害行车安全。为探究行车环境下,列车风及其流场结构对隧道衬砌掉块下落过程的影响规律,建立列车-隧道-衬砌掉块-空气三维气固耦合计算模型,模拟行车环境下衬砌掉块自隧道拱顶脱落到下降落地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衬砌掉块的下落过程包括3个方向的平动与转动,平动以沿列车纵向运动为主,纵向运动位移约为横向运动位移的4倍,转动以横轴为主;2)列车风与衬砌掉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列车风作用在掉块时,掉块周围的流场出现漩涡、绕流等现象继而改变掉块的运动姿态和方向。与此同时,掉块的运动又进一步使其周围流场结构发生改变,以此不断反复直至落地;3)沿列车纵向上是流场结构的主要流动方向,列车风作用在掉块上,推动其运动,故沿列车纵向为衬砌掉块的主要运动方向。衬砌掉块随时间变化与流场结构产生不同的夹角与不同强度的绕流,故衬砌掉块的转动以横轴为主。研究结果对防治隧道掉块病害及提高行车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0.
面向高峰时段,结合博弈论研究城市常规公交线路运营策略选择的内在机理,利用差异化的发车频率使出行者与公交运营者的利益达到均衡.首先建立出行者与公交运营者间的双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计算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利用复制动态相位图呈现各自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接着通过构建双方共同参与的复制动态系统雅可比矩阵,研究相关平衡点的稳定性;最后分析了不同情形下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发现:系统演化路径的演变过程与鞍点位置有关,采取对博弈双方各自收益具有积极影响的运营策略能够加快演化博弈系统达到稳定策略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