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56篇 |
免费 | 134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319篇 |
综合类 | 5941篇 |
水路运输 | 4353篇 |
铁路运输 | 3156篇 |
综合运输 | 5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36篇 |
2023年 | 939篇 |
2022年 | 1015篇 |
2021年 | 1155篇 |
2020年 | 1044篇 |
2019年 | 781篇 |
2018年 | 397篇 |
2017年 | 506篇 |
2016年 | 455篇 |
2015年 | 618篇 |
2014年 | 887篇 |
2013年 | 839篇 |
2012年 | 929篇 |
2011年 | 945篇 |
2010年 | 1011篇 |
2009年 | 1044篇 |
2008年 | 1088篇 |
2007年 | 963篇 |
2006年 | 773篇 |
2005年 | 696篇 |
2004年 | 582篇 |
2003年 | 583篇 |
2002年 | 451篇 |
2001年 | 466篇 |
2000年 | 307篇 |
1999年 | 201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179篇 |
1996年 | 167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通过分析温度对混凝土的损伤机理,尤其是混凝土冻害机理,发展了抗冻临界强度理论和早期结构形成学说,从微观角度定性地描述了负温混凝土防止早期冻害所要形成的结构为抗冻临界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142.
介绍“重庆河段泥沙模型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以及对流量、流速、水位等多种物理量实现计算机实时测量与控制技术,着重介绍应用透光法实时测量含沙量、沉降法测量颗粒粒径的计算机测量原理与方法。该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泥沙模型试验自动化测量控制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17(5):82-88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参数,应用传统牵引计算理论方法的列车运行控制仿真系统,若未充分考虑系统控车的特性,在工程应用中控制的精度将无法保证.本文着重考虑信号系统工程设计的限制条件,将列车的加减速性能和速度控制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信号控制条件的列车速度控制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仿真模型,实现所需要的系统功能结构和仿真流程,并开发形成软件系统.在实际运行线路案例研究中,与采用通用列车运行仿真系统获得的结果比较,验证本文所建仿真模型的精度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4.
为准确模拟驾驶人跟车行为,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驾驶人“感知-决策-操控”行为模型。建立描述驾驶意愿的HMM模型,模拟驾驶人感知过程,获得期望的车间距;预测模块模拟驾驶人根据交通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状态预测车辆未来轨迹,即决策过程;优化模块描述驾驶人为使预测的车辆轨迹跟踪上期望的车辆间距而采取的操控汽车的执行动作,即操控过程。上述3个模块的滚动过程实现了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模拟。利用自然驾驶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车间距平均误差仅为1.47%,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本文为驾驶行为建模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5.
在准二维平面应变条件下,运用所研制的深基坑开挖室内试验模型,通过模拟板桩墙支护深基坑在无支撑悬臂式支护、单支撑和双支撑支护等3种支护形式下的开挖,测量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土体表面的沉降及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探讨了板桩墙的插入比λ、有无横向支撑及支撑的位置对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基坑变形机理的研究及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6.
四阶段法是交通需求预测的经典方法,分为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个阶段,四阶段的基本模型和算法在宏观交通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交通规划管理的发展,四阶段法也暴露出自己的局限性.本文将分析四阶段法的局限性和探讨其它改善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7.
从中国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围绕城市交通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交通模型所需要具备的分析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入数据密集型研究的概念,讨论了模型在分析流程中的应用位置,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模型技术框架结构,并在实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克服的主要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48.
以长湘高速公路沩水大桥的施工控制为依托,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大跨度宽翼缘连续刚构桥梁线形控制中的应用.正装分析计算得到各节段理论立模标高后,根据实测数据利用GM(1,1)模型对立模标高进行了调整和预测,得出了下一阶段的最优立模标高,并指导沩水大桥的施工,实现了沩水大桥的高精度合龙,确保了沩水大桥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该方法可推广到所有采用节段悬臂施工桥梁的施工控制中. 相似文献
149.
人为因素是导致隧道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已有的人为失误分析模型在量化计算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S Reason分析和控制模型,以减少盾构隧道施工期的风险事故。结合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该模型相对于现有的S Reason模型提出以下2点改进: 1)以人为失误的控制难度权值为度量,找出风险事故的最优控制路径; 2)通过控制最优控制路径中的人为失误截断风险的事故链,同时利用反馈路径实时反馈控制效果。利用该模型对管片密封材料损伤破坏进行了分析,在该风险的最优控制路径上找出了不同层次人员的人为失误,并对人为失误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与常规方法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既重视了组织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又兼顾了风险控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0.
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通风阻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多点进出结构的城市地下道路空气流动特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原型,通过现场实测、缩尺模型试验以及CFD软件数值模拟方法,对分(合)匝道通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雷诺数、风量比、分岔角度对分(合)流匝道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主隧道与匝道风量比、主隧道与匝道夹角是影响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系数的关键因素;2)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变化特性,不宜简单套用通风管道的三通构件的参数;3)结合最小二乘法和Matlab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给出了基于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的分(合)流匝道主隧道和匝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关联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结构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阻力特性分析及通风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