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9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650篇
综合类   283篇
水路运输   492篇
铁路运输   39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31.
132.
133.
传承“zoom-zoom”的精神,历时4年,通过各种严格的极限测试,全新一代马自达6“睿翼”于2008年面世,这款即将在一汽马自达生产的中高级轿车是马自达谋求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武器,全新的底盘,全新的发动机,全新的气动外形,还有尾鼓悦耳动听的咆哮声,疯狂的追逐即将开幕。  相似文献   
134.
路堤上运行的高速列车在侧风下的流场结构及气动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侧风产生的气动力时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有显著的影响。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N-S方程以及k-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侧风作用下路堤上运行的高速列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所模拟的列车时速达350 km。通过分析侧风条件下列车周围的流场结构,得到了风速、车速与气动力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所计算的列车外表几何形状简单,但其流场仍然非常复杂,列车背风侧将产生数个漩涡,漩涡的位置随车速、风速发生变化。车辆气动力随风速、车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头车所受倾覆力矩最大,且其增长率也最大。  相似文献   
135.
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产宝马535i GT车,发动机型号为N55,搭载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为1.9万km。,据驾驶人反映,该车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点亮,车辆提示发动机功率下降。故障诊断经询问得知,该车一直使用97号汽油,且经常在市区内行驶,偶尔会跑长途。故障是在急加速时发生的,在急踩加速踏板时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点亮,但发动机没有明显的抖动,也没有明显的加速无力现象。熄火后再次起动发  相似文献   
136.
陈秋韵 《摩托车》2010,(6):50-51
<正>"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能在3s内由起跑平稳加速至96km/h。极速、威猛、霸气十足,当济南轻骑最新上市的第一款真正的山道跑车QM150L-4C(GR)"雷豹王"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谁也无法否认它与"豹"在速度与力量方面的相关性。它的速度,气概,炫酷造  相似文献   
137.
138.
徐鸣镝 《长安科技》1998,4(4):35-39,21
浮标式气动量仪是一种在压缩空气为0.3-0.7Mpa工作压力下使用的一种测量工具。测量范围广,配用不同的测不能测量内、外径以及各种形状误差。本文着重介绍与QFP型浮标量仪配用的内径测头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以及有关参数和材料的选取。  相似文献   
139.
正三轮摩托车方向把抖动是由于前转向系的不规则振动造成的,前轮的振动靠前减震器的阻尼来消除,因此前减震器的刚度及阻尼的匹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0.
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减隔震已经成为常规的工程技术,并且在强震区的公路桥梁中被广泛采用.现行的规范及规程中有具体的设计步骤,可参见[1],[2],[4].[10],[13],[33].最近二十余年,美国、日本、土耳其、中国大陆及台湾省发生了多次大地震,其中采用基础隔震的建筑物及桥梁也遭受了破坏,破坏情况可见[6]、[7]、[8]、[9]、[16]、[17]、[20]、[24]、[25]、[26]、[27]、[28]、[29]、[30]、[31]、[32]、[34]、[35]、[36].研究减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报告及出版物并不能很明确地说明减隔震技术的优越性,例如,不能够证明减隔震技术在减隔震结构抗震性能中的有效性.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缺乏实际的工程验证,另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细则.在联邦公路署的资助下,作者和他的同事们对减隔震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建立减隔震设计指导原则的假定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罕遇地震作用下阻尼在减隔震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本论文主要介绍该研究项目的由来及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大震下当前的减隔震设计方法优越性及不足;(2)建议的设计方法,抵御罕遇地震的设计周期窗口;(3)一种新的滚轴减隔震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桥梁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