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98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0 毫秒
251.
C50~C60海工耐久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平板抗裂试验及RCM法研究了海工耐久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与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结果表明,使用P.Ⅱ42.5硅酸盐水泥、Ⅱ区中砂5、~25 mm碎石、Ⅰ级或Ⅱ级低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及新一代高性能高效减水剂可以配制出C50~C60海工耐久混凝土。  相似文献   
252.
对离子交换法生产纯水中经常出现的两类非正常超标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起到了保证纯水生产正常进行和节约纯水生产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3.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耐久寿命预测及耐久性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韩国延世大学等单位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试验及数值计算建立的混凝土结构物使用耐久寿命的预测方法和耐久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54.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2005修订版)中推荐了4种评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RCM法、电量法、NEL法和自然扩散法。为了使采用不同实验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应将这4种方法中可以统一的部分进行统一,以提高不同方法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评估的一致性。文章根据现有试验方法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提高不同实验方法结果的可比性出发,对试样尺寸和试验步骤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55.
探讨了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及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在所得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粉煤灰特性及混凝土耐久性的机理分析了这些变化情况,从而初步确定出了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及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56.
为研究养护龄期和矿物掺合料对砂浆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规律,通过比较不同氯离子浓度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重现性,确定自动电位滴定法为最佳检测方法。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对不同养护龄期和掺入不同矿物掺合料的砂浆试样进行水溶性氯离子和酸溶性氯离子研究。结果表明,砂浆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随龄期延长而逐渐降低,而酸溶性氯离子含量与龄期无关;矿物掺合料中活性SiO_2和活性Al_2O_3含量,决定着固化氯离子能力;在中长龄期(180d)下,粉煤灰对氯离子的固化能力要大于矿粉的。  相似文献   
257.
通过对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机理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对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扩散模型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预防和治理混凝土结构被氯离子破坏的方法和措施,为进行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8.
莫尔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终点误差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尔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硝酸银作标准溶液、铬酸钾作指示剂,采用终点等体积纯水做空实验校正终点误差,该法应用简便、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59.
集装箱码头预制预应力砼桩的裂缝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工程技术界,对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和岩相分析,得出裂缝产生的原因,纠正了人们在蒸汽养护上片面追求温度高,周转快等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260.
黄平 《长安科技》2004,10(4):24-26
本文概述了我厂的镀铜现状,通过工艺试验重点分析了镀液成分和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介绍了镀液的配制、维护和杂质的去除方法。新工艺性能优越,生产应用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