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8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分析沈阳铁路局机务系统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说明改革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取得的效果,总结对机务改革的体会.  相似文献   
72.
战略装车组织是铁路部门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深挖运输潜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措施。沈阳铁路局通过建立战略装车点,保证重点物资运输,优化货运站的布局,提高运输效率。战略装车点的建立,不仅减少了车辆中转作业时间,保证了货物运到期限,同时,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运输保证。  相似文献   
73.
2011年3月16日,记者从沈阳铁路局了解到,2011年,辽宁省铁路建设投资额将达260亿元。其中通化至灌水铁路、辽阳至安平铁路、岫岩至庄河铁路、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铁路、盘锦港疏港铁路、大虎山至新立屯增建二线、秦沈客专和瓦房店至五岛铁路等8条铁路将在2011年开通。辽宁境内的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登沙河至庄河段改造、大连铁路枢纽改造、新建田师府至桓仁铁路和沈阳南站工程5个项目也将在2011年内全部开工。  相似文献   
74.
沈阳铁路局的物资市场准入管理工作起步于2000年,2005年以后逐步成熟并实现管理目标,2009年以后步入了思路成熟和管理创新阶段。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不同客运方式技术经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了沈阳铁路局的优势与劣势;同时根据外部环境对沈阳铁路局的影响情况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机会与风险。  相似文献   
76.
《铁道技术监督》2007,35(12):I0001
为进一步做好铁路局标准化工作,2007年11月13~14日,由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铁路局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到会的有铁道部科技司技术监督处领导曾会欣、芦金宁、冯双洲等,沈阳铁路局总工程师骆武伟、副总工程师曹晶,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领导。参加会议的有沈阳铁路局等18个铁路局总工室负责标准化工作人员、大连机车研究所等11个铁道行业标准化归口单位标准化负责人、以及铁道出版社相关人员。  相似文献   
77.
张琢 《中国铁路》2009,(3):26-30
沈阳铁路局2005-2008年调车作业事故信息分析为基础,对事故的种类、源点、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影响因素分布图,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程度进行定量估计,归纳出信号、扳道人员错误准备调车进路、调车人员领车嘹望不认真、作业前准备不充分等主要事故诱因,提出健全管理体系、强化业务培训、控制作业过程、更新调车设备、改善作业环境等控制铁路调车作业安全的建设及措施。  相似文献   
78.
《铁道货运》2014,(1):22-22
<正>近日,东北地区电网负荷持续攀升,电厂耗煤增加。承担辽宁、吉林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各大发电企业电煤运输任务的沈阳铁路局采取多项措施,积极组织快速抢运电煤,满足各地电厂需求。沈阳铁路局不断加大运输组织力度,把保证电厂用煤作为运输工作重点,做好运送电煤车辆的预  相似文献   
79.
《铁道知识》2010,(4):84-85
移动式焊接接头轨面硬化技术及设备 主要完成单位: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钢轨焊接接头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全长淬火钢轨在经现场焊接(移动式闪光焊、气压焊)后,钢轨焊接接头部位原有的硬化层消失.原有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原有的硬度指标也有较大程度的减少,形成硬度低落区。焊头轨面硬度下降会造成钢轨低接头,轨顶低陷日趋严重,将加大车轮和钢轨间的冲击力,从而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0.
为期60天为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t粮食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后,铁道部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充分挖掘哈尔滨、沈阳铁路局运输潜力,提高粮食运输效率。2008年5月1日至31日,一个月时间铁路共突击抢运东北粮食620万t,完成目标计划的62%;其中入关粮食429万t,完成目标计划的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