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1篇
  免费   464篇
公路运输   2544篇
综合类   1649篇
水路运输   775篇
铁路运输   1514篇
综合运输   27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工程草桥站—纪家庙站区间属盾构法施工区间,该区间地下管线多,管径大,覆土深,内压大,水文地质、工程自身及周边环境风险极大。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管线、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盾构施工过程沉降槽分布形式、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砂卵石地层盾构通过时地表沉降变形的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2.
研究目的:邻近既有铁路桥梁修建新的建筑物,由于建筑物的基础对土层应力会产生附加应力,不可避免引起既有铁路桥梁基础发生变形.新建石家庄至济南客运专线济南西联络线特大桥下穿京沪高速铁路黄河南引桥,京沪高速铁路采用无砟轨道,为确保列车的运营安全,对轨下桥梁结构的沉降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对下穿方案引起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进行分析.本文石济客专下穿桥梁桥墩分别按实体墩和框架墩两种结构方案,采用Plaxis三维有限元程序对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沉降影响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最小的结构方案,稳定线路走向.研究结论:分析结果表明:(1)考虑新建桥梁引起的基础附加沉降,既有京沪高速铁路桥梁相邻墩最大不均匀沉降实体墩方案最大3.2 mm,框架墩4.3 mm,均在规定的5 mm以内,下穿方案可行;(2)实体墩方案影响最小,推荐石济客专桥梁采用实体墩方案;(3)适当延长新建桥梁的桩基础长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对既有高速铁路桥梁沉降的影响;(4)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下穿高速铁路的工程,应建立完善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方法,并制定监测控制指标和预警值,确保工程实施中和实施后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3.
庄桥站旅客地道为临近既有线软土深基坑工程,面临列车动载大、软土侧压力大、土体渗流明显等基坑危害.通过优化设计,解决基坑支护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变形预警和信息化施工等手段确保方案落实,减少动载振动影响和开挖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64.
高速铁路运营期的沉降监测重要性已被普遍认识,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我局率先提出的提高监测基准网精度、规范沉降监测技术管理、科学动态确定监测周期等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5.
从地基基础、路基本体、过渡段三个方面对高速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高速铁路路基特点和要求,从地质勘察、路基结构、填料、压实质量等方面提出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6.
以宁波南站上跨软土深基坑干线铁路钢格构柱便桥静态监测项目为工程背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自制的棱镜预埋件作为高程起算点部件,配合Leica TCA1201+测量机器人,以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水准监测.结果表明,该沉降监测方案既满足了精度要求,也保障了铁路便桥的安全运营,同时避免了测量工作者危险环境下作业,对今后类似桥梁监测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CPⅢ轨道控制网是高铁运维阶段轨道系统静态检查的控制基准,需要定期进行必要的复测,且复测工作仅能在夜间4 h天窗维修时间内进行。为此,提出了通过对相邻CPⅢ点位之间组成的纵横向弦长的变化进行CPⅢ网复测的新方法,推导出了纵横向弦长较差及其限差的计算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CPⅢ网复测的横向和纵向弦长较差限差的建议值分别为±1 mm和±2 mm,并据此进行了复测点位稳定性判定的试验验证。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研究成果对CPⅢ网的复测及相关测量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现代有轨电车无砟轨道路基与传统的有砟轨道路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结合工程设计经验,从路基面、基床厚度及填料要求、沉降要求、排水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路基设计进行分析与论述,对无砟轨道路基结构进行计算分析,量化基床厚度、基床表层厚度、基床底层厚等技术指标,可为其他新建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提出一种将秩亏自由网平差和三参数坐标转换相结合的平面控制网平差方法,其特点是在平差过程中控制网整体网形不因上级控制点点位的改变而变化。首先介绍秩亏自由网平差及其精度评定的原理,推导进行控制网三参数坐标转换及对置平后的控制网进行精度评定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对传统边角控制网而言,置平平差较约束平差具有更强的抗原始数据误差的能力,是一种工程平面控制网平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0.
采用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时,站厅隧道二衬施作时机有横通道开挖之前和之后2种方案。以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2种方案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地表沉降和隧道结构内力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施工阶段,方案1的最大地表沉降均比方案2的显著减小,方案1的最终地表沉降为48mm,仅为方案2的最终地表沉降(166mm)的29%,而且站厅隧道初支内力和需要的配筋量均小于方案2。因此,在车站施工过程中,站厅隧道二衬应在横通道开挖之前施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