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5篇
  免费   316篇
公路运输   1838篇
综合类   879篇
水路运输   1199篇
铁路运输   1160篇
综合运输   47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既有铁路覆盖型岩溶路基病害整治的勘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赣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分宜至芦溪段覆盖型岩溶路基勘察工作,采用了地质测绘、物探、钻探、病害调查、沿线水文调查和水土岩石试验等综合勘探手段,查明了沿线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类型、岩溶发育特征,满足了工程地质评价要求。采用压力注浆措施整治岩溶路基病害,质量可靠,造价低,工艺简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铁上穿工程中的既有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合理注浆加固范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宽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加,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值逐渐减小,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合理加固深度为13.5m(加固深度达到既有隧道结构的底部)时,即可将既有线结构的上浮变形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加固深度hz≥18.0m时,对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值的控制不再起作用;注浆深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加固宽度的增加,既有结构的上浮变形值逐渐减小,合理的加固宽度取值为6.0m.  相似文献   
93.
某综合楼基坑位于砂性土层中,地下水埋深较浅,开挖深度较大,基坑周边条件复杂。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分别对常用的基坑围护和支撑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选择钻孔后注浆连续墙内插H型钢+组合内支撑的支护体系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工艺简单,利用废弃的泥浆,由孔内搅拌水泥土改为孔外搅拌水泥土,能够彻底杜绝传统水泥土易出现的"千层饼"和"鸡蛋芯"等质量问题,减少支护结构对临近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对HXD1C型机车砂箱撑管进行观察,发现其破损的原因是砂子的冲蚀磨损。分析撑管破损的机理,得出结论:撑管最先破损的位置发生在砂子冲击角度为30°的地方。提出撑管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撑管运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5.
基于广州洛溪大桥拓宽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对旋挖钻孔时临近隧道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以研究旋挖钻孔成桩技术对临近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该工程中,当桥梁桩基距离地铁盾构边线超过7 m时,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方法;当桩基与地铁盾构边线的距离减小至约3.0 m时,采用旋挖钻机与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联合成孔施工方法。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桩基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监测点平行于隧道中轴线方向的累计位移最大值为2.41 mm,垂直于隧道中轴线方向的累计位移最大值为1.94 mm,垂直于地面方向的累计位移最大值为2.02 mm,均在合理范围内。地铁左、右轨道差异沉降值存在超过2 mm但小于3 mm的现象,道床平顺度也存在个别监测值超过2 mm/10 m但小于3 mm/10 m的现象。本工程旋挖钻孔施工方法对地铁隧道变形影响较小,但左右轨道差异沉降与道床平顺度应该受到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96.
龙腾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6):20-22,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过江通道规划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建成区内,过江通道的建设条件越来越复杂,通常要处理好过江通道与交通路网、地块开发、地铁建设、河道通航等重要制约因素的之间的关系。过江通道在桥隧形式上各有利弊,以宁波市四明路跨奉化江通道为例,分别研究了桥梁、隧道过江方案的总体布置,桥隧方案与地铁的关系,通过对桥隧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桥梁方式过江为最优方案,为类似过江通道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京珠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几个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北J标段高边坡的防护工程中,对锚索加固采用跟管钻进、劈裂注浆、花管防护、临时张拉防护等工艺以及边坡坍滑的处理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8.
上海市外环隧道新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外环隧道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上海市外环线沉管隧道是上海市规划的"三环十射"快速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越江工程是外环线北环中连结浦西、浦东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整个城市外环线的咽喉工程(见图1-1).为我国大陆迄今修造的第四条沉管式越江公路隧道,也是继荷兰Drecht隧道(同为八车道)后世界上第二大规模水底道路沉管隧道.  相似文献   
99.
高压喷射注浆在镇海湾大桥桩基补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海湾大桥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大担至北陡段的一座特大型桥梁 ,全长 2 896m ,主跨为 1 90m的连续刚构。该桥主墩 4 5 # 墩的 3# 、6 # 、9# 桩浇注完毕后 ,发现局部桩身砼存在较严重的缺陷 ,且缺陷段长度较大 ,决定采用“高压双液分喷切割置换”的方法进行加固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单孔复合锚杆桩技术在软岩桥墩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高压注浆单孔复合锚杆桩技术能使粘结应力均匀分布在整个锚杆桩体长度上,不会发生粘结效应逐步弱化现象;高压注浆能有效改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显著提高锚杆桩承载能力。本文结合对某大桥软弱地基加固工程处理,深入分析该技术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并得到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