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6篇
  免费   497篇
公路运输   11171篇
综合类   10281篇
水路运输   2139篇
铁路运输   3674篇
综合运输   968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379篇
  2013年   1324篇
  2012年   1296篇
  2011年   1833篇
  2010年   1816篇
  2009年   2195篇
  2008年   1916篇
  2007年   1527篇
  2006年   1486篇
  2005年   1365篇
  2004年   1286篇
  2003年   1365篇
  2002年   983篇
  2001年   863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437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71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三门海特大桥复杂的天然条件相对于主墩的深水基础施工而言相当恶劣,通过对高桩承台三个方案的优化比选,确定了承台采用钢吊箱施工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水中临设、深水桩基、钢吊箱施工的方法,最后对深水基础施工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962.
根据广西桂柳高速公路管理处日常养护调查情况,选择柳州至王灵高速公路中三段脱空比较严重路段作为试验路段,采用板底压浆方式进行处治,从原材料质量、压浆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加以控制。通过板底压浆效果评定指标可以得出,压浆前、后路面板的传荷系数由68.6%增大至80.3%,脱空率由42.6%减少至13.3%,压浆效果良好,对处治板底脱空具有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组成及水胶比对基础工程用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可使用大掺量外掺料(〉50%)配制铁路客运专线基础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及胶凝材料总量是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外掺料的掺量和组成比例对混凝土56天强度及耐久性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64.
配制了沥青路面铣刨料(RAP)掺量为20%、30%、40%、50%的RAP再生水泥混凝土,分析了R AP掺量对再生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碳化深度的影响,并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RAP的掺入会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且掺量越大抗压强度降低越多;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R AP再生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之增大,碳化速率随之减缓;R AP再生水泥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随着RAP掺量的增大而降低;在现有碳化模型基础上,通过回归拟合得到了标准碳化条件下RAP再生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RAP再生水泥混凝土碳化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探究自密实混凝土中钢纤维取向分布对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考虑纤维在梁中的取向分布,提出了一种能够模拟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结合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和Matlab编程,对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的浇筑过程进行模拟;然后,基于混凝土梁浇筑模拟得到的钢纤维取向,并考虑钢纤维的粘结滑移作用,采用有限元软...  相似文献   
966.
以某山区高速公路跨深V峡谷特大桥工程为背景,从结构特点、施工难度、工程经济及景观效果等方面,对适于桥址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的4种桥型方案进行比选;经综合考虑,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具有造价适中、技术成熟、造型美观、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而作为推荐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山区高速公路桥型方案的比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7.
自密实混凝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SC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试验证实,一般高性能混凝土(HP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难以适用于自密实混凝土;本文提出了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设计方法—经验推导法,可以设计出满足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要求的配合比方案。  相似文献   
968.
根据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的沉桩特点,采用管桩内置梯型光纤钢筋架、水泥灌注封管的施工工艺将感测光纤植入到桩体。利用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的光纤感测技术检测PHC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应变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感测光纤保证成活;根据桩身应变可以计算得到桩身挠度分布;桩身挠度数据准确可信;可精确定位水平荷载对桩身的影响深度。BOTDA感测技术具有分布式特点,可避免漏检,可以在混凝土预制管桩测试实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969.
李林恩  鲁舟 《水运工程》2023,(1):180-185
依托江西万安高水头差船闸围堰,并依据水利水电相关试验标准,通过调整防渗墙塑性混凝土的水胶比、膨润土掺量等参数,确定适用于高水头差围堰的高极限应变、低抗压强度、低弹性模量及低渗透系数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即水胶比为0.80、膨润土掺量为25%),并经现场注水试验及高密度电测法检测。结果表明,该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抗渗性能优异、区段连续性及总体完整性良好。在围堰使用期内,通过监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内部的应变,发现塑性混凝土均处于安全的受压状态,防渗墙止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70.
针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冲刷性能,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得出8种典型抗分散剂掺量条件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冲刷临界流速。基于OpenFOAM的有限高度圆柱绕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凸起障碍物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局部冲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增加抗分散剂掺量和减少单位用水量可以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HF-III型抗分散剂的效果比UWB-II型抗分散剂的抗冲刷效果好;凸起障碍物周围以及下游易发生局部冲刷;与松散沙床上圆柱周围的冲刷坑相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冲刷坑范围较小,深度较浅,且主要位于圆柱的下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