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7篇 |
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20篇 |
综合类 | 130篇 |
水路运输 | 52篇 |
铁路运输 | 244篇 |
综合运输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土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汾柳高速公路离石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问题,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6.1对三导洞法和上下台阶法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建立了不同施工工序下围岩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并以此对这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三导洞法较优。对隧道的施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地铁区间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加固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广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7)
以上海地铁某盾构出洞洞冻结加固施工为例,介绍地铁区间盾构出洞采用水平孔冻结加固的施工工艺(包括盾构出洞加固冻结方案、冻结施工技术参数、冻结孔施工前车站内衬墙的补强、冻结孔施工工序等)和过程控制;分析了冻结加固效果,为今后市政及相关工程采用该工艺施工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4.
局部冻结法加固土体在大直径盾构出洞中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大型泥水平衡盾构出洞的技术难题,采用在洞口进行局部垂直冻结法加固土体,同时采用板块加拱棚冻结技术,使开挖面泥水保持压力平衡,并严格控制冻结过程中各种技术参数,有效控制冻胀和融沉,确保盾构安全出洞。 相似文献
15.
16.
桃树坪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施工难度很大,尤其是斜井进正洞的挑高段施工风险更高.通过对四种方案在施工工序、支护形式及体系转换等方面的比选,最后选择采用导洞爬高进入正洞双侧壁导洞高度进行导洞施工、后进行中间部分施工的设计方案,顺利完成了隧道施工.文章详细介绍了四种比选方案及方案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隧道照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影响隧道照明的交通量、洞外环境亮度、灯具选型、灯具配电电缆、照明运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
杨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2):43-48
以西安某地铁车站为例,采用PBA(洞桩)法暗挖施工,通过FLAC软件的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车站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与边桩变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地表沉降曲线沿车站中线对称分布,地表沉降变化的主要影响区域在距车站中线20 m的范围内,最终地表沉降最大值为50.45 mm;车站整体施工中,地表沉降累计变化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平缓、再增加最后平缓的现象;②边桩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6.89mm,位于边桩中上部位置,越接近桩底,边桩水平位移越小;③边桩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应力值随时间经历了平缓、加速,再平缓、加速增加的过程;背土侧轴向钢筋为受拉状态,仅在桩底偶尔会出现受压情况;迎土侧、中性面轴向钢筋为受压状态.FLAC软件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测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多洞空间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参数量化设计与安全性分析是当前设计中的一大难题。文章针对深圳机荷高速公路荷坳隧道四洞小净距段的设计,采用总安全系数法对四洞的开挖与支护模式、各洞的开挖顺序及支护参数进行了研究比较,并采用隧规荷载-结构法、增量法、地层-结构法对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了基于总安全系数法原理的多洞空间小净距隧道设计方法;(2)根据总安全系数法得出了荷坳隧道四洞小净距段应采用“先行洞二次衬砌完成后再开挖下一孔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模式,且应按洞1→洞2→洞3→洞4的开挖顺序施工;(3)隧规荷载-结构法、增量法、地层-结构法虽无法得出结构的总承载安全系数,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部分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