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3篇
  免费   187篇
公路运输   1238篇
综合类   865篇
水路运输   199篇
铁路运输   992篇
综合运输   26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阐述了地质超前预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PUSLE-EKKO系列地质雷达系统构成及探测原理,举例说明PUSLE-EKKO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2.
傲江隧道左洞入口处发现一个溶洞,溶洞位于明洞与暗挖法连接处,洞内有水且下部与地下暗河直接相连。为解决该难题,文章提出架设一座长为18.5 m的跨板跨越暗河,该方法不仅可直接跨越溶洞,提高施工效率,桩基施工还提高了整体结构稳定性,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同时,利用有限差分法软件和现场监测对该方法可行性进行探究,通过提取隧道拱顶沉降、隧道边墙收敛以及实心板变形进行分析,发现各项变形均在安全范围内,因此该处治方法可有效地解决溶洞跨越难题,保证隧道的稳定。  相似文献   
63.
陈锋  张兵  严俊峰 《路基工程》2020,(3):233-236
湖北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揭露了一大型溶洞,溶洞沿着隧道走向长139 m,横向最大宽度78 m,给隧道变更设计及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分析隧道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岩溶水系统、岩溶发育垂直分带、堆积物特征等综合判断该溶洞为一“古溶洞”,不会受到现在洪水位影响。由于洞顶可见钟乳石,部分堆积体已被钙化固结,因此推断该溶洞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4.
作为三维可视化大场景的基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实现了铁路工程空间数据的直观化和可视化.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野外控制点布设方案作为三维模型精度控制的关键步骤,目前尚未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基于某铁路建立试验区设计了14种像控点布设方案,对不同方案的空中三角测量精度和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优像控点布设方案.此外,以多个铁路...  相似文献   
65.
详细介绍了贵州省遵义市青杠坡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通过分析可知,地质勘察分析对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至关重要,建议施工中如发现新的地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随着蓬勃发展起来。隧道工程是交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施工环境,经常会出现大溶洞冒顶情况,从而影响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以松河特长隧道为例,具体探讨了隧道大溶洞冒顶处理技术,旨在为其它隧道工程的溶洞冒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和模拟试验说明了地质雷达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地质雷达检测图谱的分析和归类处理,找出目标体的地质雷达图谱特征,为地质雷达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68.
王栋 《中国港口》2009,(12):3-4,7
一、山东港航基本情况 山东省有大陆海岸线3100多km,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近海岛屿近300个,岸线长度达688km。海岸为山地基岩类地质结构,水深10m的等深线距离海岸500m,  相似文献   
69.
基于Bayes判别方法,选取水化学常量组分作为判别指标,利用叙岭关隧道地区9个动态监测点的53个水样样本建立了该地区的水源判别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其回判准确率为96.23%,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工程推广能力.利用建立的判别模型,对叙岭关隧道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RQ1和RQ2的水源进行了识别,并结合其流量动态变化特征、同位素分析结果,以及1号溶洞发育位置,推断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的水源为P1m+q含水层中的岩溶地下水.根据判别结果,建议1号溶洞采取“以排为主”的原则加以处治,并尽量保留溶洞水的过水通道.  相似文献   
70.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的研究"在确定公路石质边坡地质条件因子、环境条件因子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公路石质边坡的地质条件因子、环境条件因子进行了评价分析,形成了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及技术指南。本篇对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实施方案、成果及其使用情况进行介绍,为我国公路石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