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80篇
综合类   4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国内汽车技术的发展及用户对变速器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变速器齿轮的性能要求也日趋严格.近年来国内市场对中重型载货车需求量不断加大,因此必须制造出高精度的齿轮来满足大扭矩、高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2.
韩伟锋  陈馈  周建军  张兵 《隧道建设》2015,35(12):1351-1355
针对大直径高水压条件下盾构施工刀具更换难度高、风险大的问题,结合大直径盾构刀盘结构,通过开发滚刀常压换刀装置,实现在刀盘保压的情况下,常压更换部分滚刀,不但降低了带压条件下滚刀更换成本,而且降低了换刀风险。  相似文献   
53.
为了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实时监测滚刀的磨损和工作情况,建立一套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滚刀磨损实时监测系统,将滚刀刀圈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经计算处理后得到滚刀刀圈的磨损量。重点探讨电涡流传感器的检测机制,并设计制作结构紧凑、测量精度较高的非接触式电涡流传感器。结合某工程现场试验结果进行温度补偿,实现了滚刀磨损的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了电涡流传感器在该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边缘滚刀安装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刀盘的最外缘,在破岩时边缘滚刀的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容易损坏。为研究布置参数对边缘滚刀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边缘滚刀破岩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边缘滚刀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 边缘滚刀在破岩时所受的作用力会剧烈振荡变化; 安装倾角和刀盘过渡圆弧半径对边缘滚刀受力的影响显著; 边缘滚刀受力随着安装倾角和刀盘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加而呈现近似线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55.
对盾构法施工跨海隧道,有效降低由于滚刀磨损所带来的作业风险并有计划地进行滚刀更换十分重要,针对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段地质条件,基于理论预测模型和实验预测模型对几类岩石条件下滚刀的换刀距离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刀具更换工法的适应性,提出对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段换刀位置与换刀工法的建议: 1)淤泥段采用切削类刀具,换刀方式采用常压开舱换刀,换刀位置在1#联络通道附近; 2)全强风化低压段采用盘形滚刀,换刀方式以带压进舱换刀为主,在该掘进段需要换刀4次,其中第3次在大兔屿1#中间风井处更换,其余3次均在海底更换; 3)全强风化高压段采用盘形滚刀,在该掘进段需要换刀4次,换刀方式以饱和气体带压进舱换刀为主; 4)中微风化硬岩段采用盘形滚刀,在该掘进段需要换刀3次,换刀方式以减压限排换刀为主。  相似文献   
56.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镶齿滚刀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开挖机械,如隧道掘进机、反井钻机、采掘机等,不同破岩参数下镶齿滚刀的破岩机理及破岩效率研究,对提高机械掘进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有重要意义。应用北京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多功能机械破岩试验平台,选用直径304.8 mm(12英寸)的镶齿滚刀对尺寸为1 000 mm×1 000 mm×600 mm的北山花岗岩进行旋转切割破岩试验研究。通过对排齿及整刀进行不同贯入度的旋转切割试验,并应用荧光裂纹检测法对侵入坑下方裂纹进行检测,研究镶齿滚刀的破岩规律。结果表明:①镶齿滚刀为"递进式"破岩,破岩开始于相邻小齿间距的球齿之间,而后发展到相邻的大排间距的球齿之间;②第3排球齿破岩效率最高,且整刀在贯入度为1.5 mm时破岩效率最高;③应用荧光裂纹检测法分析滚刀下方岩体裂纹分布特征,发现每排球齿下的裂纹扩展方向及范围存在较大差异。裂纹分布特征分析结果与通过滚刀力、岩片分析得出的镶齿滚刀破岩效率的结论相一致。该研究可为机械开挖设备滚刀布置、刀型优化及施工运行参数优化提供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58.
基于剃前滚刀加工的过渡曲线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离散的两平面曲线的合成方法和基于剃前滚刀加工的齿轮过渡曲线合成分析。  相似文献   
59.
60.
介绍了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测量机车渐开线齿形样板的方法,以及如何确定齿形样板的精度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