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2篇 |
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4篇 |
综合类 | 104篇 |
水路运输 | 373篇 |
铁路运输 | 104篇 |
综合运输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质量比和阻尼比对高阻尼涡激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涡激振动水生能源是一种可在低流速条件下利用水中涡激振动现象从周围流场中提取水流动能的新兴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其能量转换装置在进行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会对涡激振动系统引入较高的阻尼,使其不同于以往研究较多的低阻尼涡激振动系统。文章建立了一个单自由度涡激振动模型,模型采用受迫振动实验得到的流体力数据,通过迭代求解涡激振动能量转换装置的动力响应,进而计算系统转换功率。通过对质量比m*和阻尼比ζ等重要参数对涡激振动响应及能量转换效率影响的细致研究,揭示出:频率锁定的发生及较大能量转换效率的无量纲流速范围主要受质量比控制;最大能量转换效率主要受质量—阻尼参数m*ζ控制,并且存在一个最优值;出现最大能量转换效率的无量纲流速与m*ζ有关,在m*ζ0.2的范围内出现最大能量转换效率的无量纲流速随质量比和阻尼比的变化而变化,而在0.2m*ζ0.7的范围内与阻尼比无关,主要取决于质量比。 相似文献
52.
53.
深水钻井平台-隔水管系统波激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台运动是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波激疲劳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的隔水管波激疲劳分析不考虑或简化钻井平台运动,为了更精确地评估隔水管系统波激疲劳损伤,建立了深水钻井平台-隔水管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波激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开展了动力定位和锚泊定位模式下的隔水管系统动力学响应及疲劳损伤分析,深入揭示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波激疲劳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定位模式下的平台-隔水管系统受波浪载荷的影响,在常规波浪频率范围内发生波频振动,锚泊定位模式下的平台-隔水管系统还呈现一定的低频特性;两种定位系统下的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疲劳损伤最大值均发生在隔水管系统顶部,锚泊定位模式下的隔水管系统波激疲劳损伤变异系数较大,动力定位系统下的隔水管系统波激疲劳损伤较大。 相似文献
54.
55.
作为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里的新型应用,采用激光为图像的采集添加主动特征点简化了数字图像处理的流程,同时激光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特征提取的精度与视觉技术的应用范围,为了满足所用激光性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模型分析了影响脉冲激光驱动电路放电品质的因素,对驱动电路中关键元器件参数的确定进行理论推导与仿真分析,并对激光器件进行基于微控制器的温度控制设计,最后通过SPL_-PL90_-3型半导体激光器建立驱动实验对理论分析加以验证,为大功率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潜艇附体结构会显著影响桨盘面处的伴流场,进而影响螺旋桨的激振力特性。掌握伴流场特性对激振力的影响规律有助于潜艇和螺旋桨低激振设计。[方法]基于Suboff潜艇模型和INSEAN E1619螺旋桨,采用RANS方法对不同附体伴流场下艇后螺旋桨的激振力进行数值模拟,并使用谐调分析方法对桨盘面处伴流场进行定量表征,然后再结合螺旋桨瞬态流场的分布特性,揭示线谱激振力的产生机理。[结果]结果显示,伴流场谐调分量各阶数的分布情况与单叶片激振力线谱的分布一致,且单叶片激振力主频处的相对幅值与七叶片螺旋桨基本相等;周向对称的艉舵对伴流场谐调分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阶和8阶,对七叶螺旋桨激振力的影响较小;围壳影响伴流场各阶的谐调分量,对七叶螺旋桨激振力起主要作用。[结论]艉舵对激振力的影响小于围壳,为改善螺旋桨激振力特性,应重点对潜艇围壳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8.
59.
船模伴流场修正对螺旋桨激振力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Hoekstra船模伴流修正方法、伴流模拟方法及螺旋桨激振力测量的试验过程。以第16届ITTC推荐的Sydney Express桨为研究对象,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空泡实验室用网格方法模拟船舶艉部流场,通过布置在桨模上方相应位置平板上的5个传感器进行了脉动压力测量。比较螺旋桨在船模伴流场和使用Hoekstra法换算得到的实船伴流场中工作时激振力的预报值及桨模空泡形态,并与实桨对比,就伴流场修正对螺旋桨激振力预报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