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361篇
综合类   173篇
水路运输   959篇
铁路运输   232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侯海量  仲强  朱锡 《船舶力学》2015,(6):723-736
为探讨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结构设计,在弹道冲击响应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薄金属背板支撑的陶瓷复合装甲,以金属背板发生碟型变形-剪切-花瓣型失效为分析对象,建立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侵彻过程的近似解析模型。模型考虑了弹体的侵蚀失效及陶瓷碎片脱离弹头表面,向侧向和反冲击方向的运动,得到了陶瓷/金属复合装甲中金属背板的动态冲击响应及失效,陶瓷/金属复合装甲的弹道极限速度计算公式和弹体的剩余速度计算方法,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2.
本文针对南汇东滩N1库区消纳工程渣土应急圈围工程供砂施工情况,结合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成本以及施工效率等方面因素,确定使用吸砂船-运砂船-吹砂船施工的方案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3.
《舰船科学技术》2014,(5):84-88
针对光纤光栅在线监测系统对光缆穿过深潜器耐压壳体的新需求,提出以电缆杯形管节作为光缆的耐压穿舱结构,并以电缆杯形管节的封装工艺对光缆耐压穿舱结构进行封装。对光缆耐压穿舱结构的耐压试验和监测系统的联调试验表明,杯形管节作为光缆的耐压穿舱结构,可以保证结构水密性。光缆经过杯形管节的封装后,其光纤的光损耗低,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试验还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对监测系统的正确使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介绍了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提出的一项新的汽车碰撞试验,即小偏置正面碰撞,此类碰撞更接近于现实的汽车碰撞事故,对乘员的伤害很大。此类碰撞正受到全世界汽车安全领域愈来愈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此类碰撞与常规碰撞的不同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5.
故障现象:有一辆富康AL型轿车,发动机怠速不稳,发动机转速在760~880r/min之间波动,发动机伴有间歇性抖动。怠速开空调时,空调压缩机离合器要经过十来次的吸合才能工作,吸合过程中,发动机剧烈抖动,并易熄火,加速时,发动机有明显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56.
介绍一种钢筋阻尼吸能器,经过理论计算,该吸能装置可通过调节钢筋的种类、数量、长度和放置方式,复现不同车型、不同碰撞车速条件下的车身减速度波形,可广泛用于汽车安全部件的开发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7.
空气动力学稳定性是超长跨桥设计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论述了摆式动态吸振器(TPD)对桥梁颤振的影响,并叙述有关TPD有效性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对二维桥梁模型进行了颤振分析和风洞试验。与未装TPD的桥梁相比,采用质量比5%、最佳频率和衰减比的TPD时,颤振风速增加20%-30%。  相似文献   
58.
台车碰撞试验用机械缓冲吸能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立波  钟志华  白中浩  刘克进 《汽车工程》2002,24(3):228-230,24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台车碰撞试验的机械缓冲吸能装置。通过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证明该装置可以满足台车碰撞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单缸直喷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及采用排气再循环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NOx降低30%,未燃碳氢和CO排放有所下降。采用排气再循环(EGR)在不增加未燃碳氢。  相似文献   
60.
本文就“滨海110”号挖泥船在研制与建造过程中,对船型,主尺度,总体布置,挖泥设备及主机造型,排泥管走向,绞刀架结构型式,全液压系统,牛油加油管系及部分设备国产化等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