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3篇
  免费   148篇
公路运输   16915篇
综合类   7058篇
水路运输   12501篇
铁路运输   6691篇
综合运输   346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799篇
  2014年   1939篇
  2013年   1908篇
  2012年   3013篇
  2011年   3137篇
  2010年   2817篇
  2009年   3514篇
  2008年   3485篇
  2007年   2699篇
  2006年   2595篇
  2005年   2600篇
  2004年   2814篇
  2003年   2943篇
  2002年   2397篇
  2001年   1853篇
  2000年   1559篇
  1999年   732篇
  1998年   753篇
  1997年   834篇
  1996年   806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正> 最近,本刊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一起承办了2003港口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港口企业(集团)的创新与发展”。这是当前港口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召开这样的会议很及时。 当前,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首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港口发展十分重视。今年4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湛江港时作出重要指示:一要发挥港口优势,二要抓住发展机遇,三要理清发展思路。6月5日,黄菊副总理批示,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  相似文献   
43.
1 数字化集装箱码头(e-CTerminal)的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加入WTO,港口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面临的市场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指:(1)国民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带来了进出口货量的增加,港口吞吐量增大,效益转好;  相似文献   
44.
<正> 物流的系统化或称综合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将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包括整个物流供应链的管理过程,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来控制整个商  相似文献   
45.
以港兴市,以信息化促进港口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新一轮港口发展的主要特征.数字物流港就是立足于口岸未来发展整体规划而构筑的区域物流的信息网络;同时也是建设"数字大连"这一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数字物流港的目标是实现口岸经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使得区域经济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高效低成本运作,最终推动区域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建立.数字物流港作为"数字大连"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港口及以港口为核心口岸物流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体现了跨行业、整体性推动区域经济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发展特征,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6.
47.
48.
国内ITS和现代物流两个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分别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ITS和现代物流每一个领域都横跨多个学科,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集成性很高,受学科领域的限制,物流和ITS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一般只在自己关心的研究领域内进行研究,从目前掌握的大量文献资料来看.还未见有将ITS和现代物流综合考虑,将两者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下进行设计、研究的报告或文章.但探索ITS与现代物流的协同研究对ITS产业化,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ITS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ITS对现代物流的影响,提出了ITS物流系统的概念、支撑技术和总体构架.  相似文献   
49.
50.
1950年3目,为配合我国的全面经济建设,重工业部成立了汽车工业筹备组(以下简称汽车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等为副主任。同年8月,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主持召开了汽车工业会议,筹备组从此投入了筹建中华民族现代化大型汽车厂的紧张工作。围绕“正规地从事新建设和全心全意地依靠苏联”这两点建设总方针,出现了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突出表现在:是在利用日有的机器、厂房等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将汽车厂并厂改建,还是从头新建一个现代化大型企业?以及要不要学习和依靠苏联? 根据上级的布置,筹备工作一开始,有两点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