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72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79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简述高等级公路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强  黄诗敏 《公路》2001,(7):90-94
环境影响评估是高等级公路建设用地情况及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指标,通过泰肥一级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阐述了高等级公路营运营声环境的评价、施工生态影响评价,污染防治与生态破坏减缓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6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漠铁路具有气候、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亟需建立一个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使沙漠铁路的建设、运营与沙漠环境相适应.本文考虑水环境、土壤环境、风沙危害、植被覆盖率、野生动植物、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等7个影响因素,建立因素集.备择集(评语集)中包括轻微影响、较小影响、较大影响和严重影响4个评判等级.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建立权重集.确定单个评判对象对备择集的隶属程度,得到单因素评价集,建立评判矩阵.最后建立模糊综合评判集,对沙漠铁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3.
随着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铁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其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发展。本文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进行了叙述,提出了铁路环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4.
总结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与防治特点,梳理轨道交通项目敏感点特性及公众参与的要求,结合近期轨道交通行业公众参与风险排查统计结果,归纳轨道交通行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建设项目参与程序存在瑕疵、参与形式缺乏一定的公正性、公众调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分析结果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剖析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深层原因,从法律法规、机制体制、参与形式、统计方法等方面,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降低轨道交通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66.
根据现有自然保护区的特点,以及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对于在公路环评中涉及自然保护区的项目,如何做好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7.
中国部分城市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状况,正在计划和筹建高架轻轨交通系统.由此引发的噪声影响也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对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统一的、  相似文献   
68.
论中国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目标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内容的解读,从环评的角度论述了公路网规划的特点,总结了应在公路网规划阶段控制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文中从决策支持、规划完善和预防措施3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公路网规划环评的主要目标,以上述目标为导向提出了中国当前开展公路网规划环评的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并全面介绍了为实现上述目标,公路网规划环评所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9.
2009年4月2日,《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正式发布。至202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将达到约877km,轨道交通有望通到长兴岛。  相似文献   
70.
庙嘴长江大桥是宜昌城区的一座特大跨江桥梁,跨越长江和长江支流——三江。针对该桥区域内水文、地质、通航和环保等要求,对桥位、桥型方案、跨径等内容进行比选,提出可行性方案。分析3条初步线路走向,西陵二路线位两岸接线情况较好,能较好地替代坝顶公路,工程实施难度较小,作为推荐线位。对跨越长江的大江桥、跨越三江的三江桥桥型方案进行比选,大江桥采用悬索桥,对航运无影响,桥型与当地环境协调,两岸接线线形较好,且悬索桥设计、施工经验成熟;三江桥采用斜拉桥,与大江桥桥型相呼应,主城区上桥匝道可下穿主线,施工便捷。为降低对长江中华鲟的影响,大江桥主跨径定为838m。三江航道为通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主航道,跨径确定为210m。最终庙嘴长江大桥采用主跨838m单跨钢-混结合梁悬索桥+主跨210m中央索面高低塔斜拉桥方案。经济评价分析显示,庙嘴长江大桥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可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中提出了几种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