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70篇
综合类   116篇
水路运输   107篇
铁路运输   118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城市环形交叉口多已实施了信号控制,然而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在基于间隙接受理论计算通行能力时,临界间隙的确定方法多运用实际数据回归分析或假定临界间隙分布以概率论估计,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因而提出了一种考虑驾驶员行为、车辆行驶特征与入口几何特征的临界间隙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建立了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入口单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在模型中给出了信号控制时环形车道车流量的通用计算公式,该公式可描述不同相位控制时的环形交叉口环形车道车流量.给出了环形交叉口运行稳定时通行能力计算的迭代方法,确定了输入值与输出值.最后以长春市新民广场为例进行了计算,模型计算值为7916 pcu/h,仿真值为7582 pcu/h,误差为4.2%.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模型计算值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53.
为了对环形交叉口采取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措施,必须提高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排队论为基础,假设环道上无超车行为,环行车辆的车头时距服从泊松分布,车辆换道时间服从独立同分布,推导出了普遍适用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理论计算模型。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能更好的适应环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以及我国实际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54.
《公路》2007,(3):I0002-I0005
1概况珠江黄埔大桥南汊桥项目是交通部规划的“五纵七横”中京珠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的东段,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形公路的东环段(简称东二环),在国道干线公路网和广东省、广州市区域公路网中占有重要位置。项目主线起点位于广州白云区萝岗镇的火村,终点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化龙镇,全长约18.7km。珠江黄埔大桥南汊桥桥型总体方案独特、合理,主桥气势雄伟,索塔造型新颖、有创意,引桥结构简洁、轻盈,主引桥设计统筹考虑,过渡自然,景观协调。2工程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远期可维持八车道)(2)桥梁宽度:34.5m(不含布索区)(3)设计车速:100km/h(4)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5)坡度:纵坡不大于2.5%,横坡2%(6)通航净空:469m×60m  相似文献   
55.
互通式立交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单喇叭立交为例,探讨了互通式立交设计中诸如平交口的渠化设计、环形匝道中央分隔带的过渡、匝道的超高、分流鼻处的偏置加宽等细节处理问题,以更好地完善设计,提高互通式立交设计水平,从而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6.
机床导轨表面相互运动产生摩擦,导致轨面磨损是造成主要啮合零部件间隙过大、影响产品加工件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修复磨损的几种有效方法,并详细分析了贴塑导轨用料四氟乙烯材料的优点和贴塑导轨的工艺。  相似文献   
57.
结合蚌埠淮河铁路特大桥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实际,详细介绍了双壁钢围堰拼装、下沉、封底施工的工艺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双壁钢围堰在河床无覆盖层情况下采用了环形槽开挖嵌岩技术。  相似文献   
58.
59.
为了提高舰用对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能力,通常在舰上安装一座能及时向发射架补充导弹的弹库及装填装置,而输弹系统则是该装置的核心设备。本文详细介绍发这和中新型设备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即:在发射架对接到位产生误差,16根导轨同时对接条件下导弹通过性问题;使用一个输弹头解挂和输退1-4枚导弹问题;承受弯矩、中间无支承大跨距细长丝平稳传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