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0篇
  免费   180篇
公路运输   2204篇
综合类   1038篇
水路运输   729篇
铁路运输   1013篇
综合运输   19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杨耀铨  朱玉 《中外公路》2001,21(3):24-27
探讨了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小半径预应力束的布束方式及其受力特点。结合鄂黄长江大桥的施工和足尺模型试验,对U形预应力束施工中塑料波纹管的成形、就位,真空压浆工艺的应用和操作,预应力束引伸量的控制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62.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区大量的钻探试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及现场沉降资料为依据,介绍了目前估算土层固结系数的3种常用方法,即室内试验、现场沉降资料反算及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并将它们估算的固结系数值作了比较,证明它们之间有很好的规律性,且得到了孔压静力触探技术所估算的固结系数值更接近于实际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63.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压浆技术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吴中堂  徐建达 《公路》1997,(6):31-35
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板起在,根据“防重于治”的原则,针对板块唧泥,脱人或沉陷进行了板底压浆,充实板底,均匀传递荷转,从而在大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改善了行车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64.
转向器齿条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首次研制成功转向器齿条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该系统可自动测试转向器齿条的里氏硬度,可转换成相应的洛氏、布氏、维氏值,并按生产要求自动进行分选。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设计了智能测头,由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和气动装置实现位移和机械动作。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结构、硬件及软件。  相似文献   
265.
从试验角度着重研究扩张角为6°的单根扩压长岐管的非定流动的特性,发现扩压岐管中的非定流动规律与MPC系统以及其他脉冲系统的排气法的流动规律存在着要当大的差异,得出了MSEM(单总管)系统扩压长岐管更适合于高增压,超高增压柴油机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66.
灌河特大桥是江苏沿海高速公路上一座已运营10余年的特大型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在此类型桥上增设固定式检修通道在江苏省内无相同先例可循。结合该特大桥检修通道的改造设计方案,介绍了该桥检修通道的设计思路及理念,并对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的成果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67.
本文分析研究了在复合外加作用下箱梁开裂后至失效时性能,应用极限平衡的原理和变角空间桁架理论,同时考虑混凝土斜压杆的本约关系的轮化作用,给出了箱梁应力的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分析与计算出箱梁的应力和转角等,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68.
269.
弹性地基梁的稳定计算——先张法预应力台座的稳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承受水平压力扔地基梁来模拟先张法予应力钢筋张拉台座的工作状态,从压柱系统的的稳定和压柱构件的稳定分别导出计算临界荷载的公式,并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探讨了失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0.
对压入式机械通风夏季施工隧道内空气流动方向和速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隧道内空气流动呈非单一方向,隧道顶部风速最大,离地面2m~3m处风速最小,并且在距洞口300m处存在气流交叉现象,其原因可能是隧道内热负压自然通风和洞外气温较高两者共同作用所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