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62篇 |
免费 | 25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198篇 |
综合类 | 1545篇 |
水路运输 | 1036篇 |
铁路运输 | 2865篇 |
综合运输 | 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56篇 |
2021年 | 289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311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345篇 |
2011年 | 381篇 |
2010年 | 403篇 |
2009年 | 401篇 |
2008年 | 444篇 |
2007年 | 382篇 |
2006年 | 334篇 |
2005年 | 371篇 |
2004年 | 281篇 |
2003年 | 270篇 |
2002年 | 246篇 |
2001年 | 234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65年 | 4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目前,舒适系统指的是轿车上的玻璃升降系统、中央(集中)控制门锁系统、天窗、后视镜、室内灯、座椅调节系统等装置。与舒适环境密切相关的空调系统恰恰不在其内。这也许是因设计分工时这些装置常与车身关系密切有关。而空调又属于发动机系统。舒适系统的各装置都曾由手工操作,现正逐渐 相似文献
832.
通过对某小半径曲线箱梁独柱墩匝道桥进行空间梁单元、实体单元有限元计算与荷载试验,了解该桥型在不同的支座预偏载、内外偏载、扭转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应变、独柱墩处的扭转位移、侧向位移等结构行为特点,为结构的设计、施工、结构运营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3.
834.
城市急曲线盾构隧道工程的近接施工,会引起复杂的地层效应和隧道结构内力,施工难度大。广州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动物园~杨箕区间隧道为典型的近接急曲线盾构隧道,具有大坡度、急曲线、上下重叠、近接施工等特点,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需正确理解和评估两隧道的相互作用。基于有限元分析,对此急曲线隧道区段上下重叠、45°平行与水平平行三种典型近接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的相互影响,对隧道结构内力与变形以及地层位移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了总结分析,所得结论指导了工程现场施工,为同类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35.
836.
837.
综述国内外有关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的方法,指出单指标界定模型的不合理性;结合目前国内技术规范中路面性能评价指标,提出了针对预防性养护的路面综合评定模型;利用综合评定模型和实测数据借助EXCEL宏形成云南省典型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衰变曲线三级模型,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衰变曲线拐点理论,并结合单指标预防性养护区间验证了拐点理论应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38.
该文阐述了利用公路曲线上某已知点、弦长及其方位角推算公路曲线未知点的基本思路、计算公式;并结合集丰高速公路某处曲线的坐标计算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39.
基于非稳态温度场解析解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实测气象资料来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内温度场的分布状况为目的.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大气温度两种主要影响参数,运用传热学理论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二维非稳态温度场解析方程.并在云南大理地区埋设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对计算模型和实测数据相关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在云南省不同温度分区基础上,计算得到不同路表温度的结构内部温度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以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日变化规律为基础的温度场解析方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误差最大3℃左右;温度分布曲线反映出在不同路表温度时,结构内部一定深度内温度分布的规律性和温度梯度的改变趋势,能有效地帮助材料设计,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0.
山区公路作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行车速度和行驶轨迹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公路线形是决定车辆行驶速度的基础。以山区公路车辆运行速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山区公路弯道路段入弯前车辆减速行为的观测和调查数据作为参考对象,建立山区公路平曲线路段的驾驶员行车速度控制模型,并利用实例对行车减速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建减速控制模型可行、有效,能较好地模拟车辆经过限速标志或路面减速标识路段时的减速行为,为山区公路线形设计、行车安全性分析与评价,以及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改善提供新的理论方法与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