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95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160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船体曲面成形技术是船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更好更快实现船体复杂曲面加工,一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借鉴插补原理,对传统船体复杂曲面加热线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圆弧形板、s形板、帆形板和马鞍板的加热线。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分析四种加热线下钢板变形情况,并通过实验检验了插补形式下的船体曲面成形效果。结果表明:(1)插补算法得到的船体曲面加热线路程比传统加热线路程节约75%以上。(2)对有限元计算位移进行曲面拟合,得到的预测模型与实际船体曲面基本一致。(3)实验了四种曲面加热线,并将有限元预测位移与实验进行对比,二者误差在6%以内,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降低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32.
不同冷却方式对大尺寸钢板感应加热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解决船用中厚钢板复杂曲面加工问题,本文探究了空气冷却、正面水冷和反面水冷方式对大尺寸钢板弯曲成型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模拟了电磁感应加热和冷却变形多物理场同步耦合过程,然后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大尺寸钢板弯曲成型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对感应加热弯曲成型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水冷,空冷对钢板Y向位移改变效果显著。(2)相对于空冷,水冷对钢板角位移的改变影响明显。(3)当频率为50kHz时,电流频率对表面温度和角位移影响显著。(4)当钢板长宽比≥1:2时,Y向位移的增加比较显著;当长宽比≈1:1时,角位移的改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3.
从总体设计角度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货罐37 000 DWT沥青船的船型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规范规则的理解和把握,结合独立货罐与整体货罐的比较,阐述了货舱布置的思路,介绍了泵舱布置的主要考量,从压载水控制、工况调整、结构设计等方面讲述了空船重量控制的方式,还详细阐述了快速性分析研究、分舱与稳性方面的处理思路,并对货物加热、保温设计及能效设计指数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34.
加热线间距是艏艉板水火加工成形的一个重要变形影响参数。随着加热线间距减小,将引起相邻温度场之间的复杂耦合,导致对局部变形产生较大影响。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船体艏艉外板水火加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加热线间距对局部收缩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为有效解决船用中厚钢板复杂曲面加工问题,研究空气冷却(空冷)、正面水冷和反面水冷方式对大尺寸钢板弯曲成形的影响因素。首先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平台模拟电磁感应加热和冷却变形多物理场同步耦合过程,然后分析各种因素对大尺寸钢板弯曲成形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对感应加热弯曲成形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相对于水冷,空气冷却对钢板Y向位移改变效果显著;相对于空气冷却,水冷对钢板角位移的改变影响明显;当频率为50 k Hz时,电流频率对表面温度和角位移影响显著;当钢板长宽比不小于1∶2时,Y向位移的增加比较显著;当长宽比约为1∶1时,角位移的改变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6.
提出一种基于粗糙-模糊软计算的建模方法,构造一种基于贴近方向修正的高精度模糊推理算法,通过有限元分析(FEA)建立板材线加热成形工艺信息系统,根据粗糙集软计算获取线加热成形的工艺规律,运用模糊推理实现加工参数的快速准确预报。粗糙-模糊建模适用于线加热成形过程的静态或动态模型的构建,为实现该工艺的智能建模与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7.
针对船用燃油供油单元辅助EHS电加热所存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燃油粘度控制装置,根据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将IGBT逆变开关输出的高频电流通过加热线圈对燃油管道进行加热。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能够依据测定燃油粘度与设定值的偏差调节加热功率,实现燃油粘度的快速、高效控制,最终控制燃油粘度在12~14 mm/s~2之间,并利用多物理场仿真COMSOL Multiphysics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在船舶航行期间,废气锅炉蒸汽不足时由电磁感应加热替代锅炉燃烧产生加热介质保证燃油的温度,使船舶正常航行,从而节约船舶能耗。  相似文献   
38.
刘肖  闫棚  刘畅 《船舶》2017,28(6):50-57
船舶营运为节省成本,普遍使用重油作为燃料。重油因为粘度高,必须对其加热降低其粘度,才能保证燃烧质量,提高柴油机效率。该文针对船舶供油单元重油EHS电加热所存在效率低、加热慢、故障率高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重油加热降粘装置。根据电磁感应加热原理(IHS),通过加热线圈对重油管道进行感应加热,降低重油粘度使之满足进机要求;在设计重油管道IHS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进一步对管道IHS进行仿真优化,包括对加热频率、加热线圈材质和结构、输油管道材质和结构等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39.
为根除严寒地区冻害对隧道运营安全的危害,内蒙古博牙高速公路扎敦河隧道首次应用利用地温能的隧道保温加热水沟技术。该技术通过封闭的热交换管路提取隧道中部围岩地温能,经地源热泵设备提升后,利用供热管路对隧道保温水沟进行加热。与深埋中心水沟和防寒泄水洞相比,保温加热水沟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进度和隧道结构安全均无影响,施工期间排水通畅,不易被施工污水堵塞,隧道施工环境好;保温加热水沟的前期工程建设投资和后期运营维护费用均低于深埋中心水沟和防寒泄水洞。  相似文献   
40.
0号柴油可以使用的最低温度是4℃ 安装高鑫伟业燃油加热系统的作用 (1)使柴油车辆在寒冷环境下使用0号柴油或降低标号使用柴油。可实现四季使用0号柴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