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4篇
  免费   249篇
公路运输   3011篇
综合类   1475篇
水路运输   1131篇
铁路运输   1709篇
综合运输   12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6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01.
对目前货车转向架装用的JC型双作用弹性旁承体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旁承体两侧翼橡胶层在安装及工作时的应力,给出了JC型双作用弹性旁承体在安装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2.
轴向组合式小径向/轴向刚度比橡胶球铰结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地铁车辆用转臂定位节点为例,介绍了一种轴向组合式橡胶-金属球铰结构,此种结构的特点是径向/轴向刚度比小,橡胶预压缩简单可靠,刚度调节范围广,疲劳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03.
大跨度公轨两用桥拱桁交叉节点处汇交杆件多、形状复杂、规模大、受力集中,处于典型的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本文介绍根据疲劳损伤累计理论确定疲劳试验荷载的过程,得出疲劳荷载主要取决于下层汽车荷载和地铁荷载的结论。设计并制作1∶4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应力水平较低,最大主拉应力为28.5 MPa,最大Von.Mises应力为45.1 MPa。在完成循环加载200万次后,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逐步提高荷载幅,循环加载276万次,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可得出重庆朝天门大桥的拱桁交叉节点连接结构在正常养护维修情况下,设计寿命期内不会发生疲劳开裂,疲劳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一种无砟轨道道岔用硫化垫板.该垫板的结构属压缩型,在胶料配方上以天然胶为主体,采用碳黑原位接枝改性技术,能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胶料硬度,并大幅度提高定伸应力.在产品设计上应用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确定最佳型面,并提出双刚度设想,确保了扣件系统在受到冲击荷载或超载情况下的二次刚度保护,保证道岔中扣件节点刚度与轨道刚度匹配以及岔区刚度均匀.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兖南线K13+822特大桥双柱式桥墩横向刚度不足的原因,指出通常加固方法不能满足提速以后横向刚度要求,通过方案比选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同时提高基础和墩身横向刚度的桥墩加固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客运专线铁路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梁轨共同作用机理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简支梁桥梁轨共同作用计算模型,针对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各自的特点,通过无缝线路桥梁纵向力分析计算,系统研究了桥梁墩台纵向线刚度对桥梁和轨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常用跨度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合理取值,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7.
小刚度劲性水泥土墙考虑了小劲度材料和水泥土的共同工作,充分发挥了两种材料各自的作用,使之形成可以同时完成挡土和止水双重任务的基坑围护结构。由数值模拟可知,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周围土体及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均随之增大,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明显;不同型钢布置方式下,随着型钢数量的增加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明显的减小,抵抗变形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型钢与水泥土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研究目的:解决铁路连续梁桥在斜交跨越道路、航道时如何有效减少桥梁跨度,同时避免设置斜交梁对行车的不利影响。旨在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茨淮新河双线特大桥跨越茨淮新河处正交连续梁配合斜交墩方案的设计应用表明:斜交墩的支承垫石正交布置会导致垫石外侧角点下方托盘区域应力水平高于桥墩其他位置;当垫石超出墩身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托盘的各项应力水平是可以控制在规范允许值内的。在受限于线路走向需斜交跨越道路、河流等时,斜交墩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9.
研究目的: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客运专线建设,其中时速250 km的客运专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无砟道岔作为客运专线的重大基础设备,其轨道刚度影响动车组过岔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需进行合理设置.根据线路运营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开展客运专线无砟道岔轨道刚度取值研究,为确定我国250 km/h客运专线无砟道岔的合理轨道刚度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论:从列车运行品质、道岔应力状态、振动水平、变形大小和部件刚度匹配5个方面提出岔区合理轨道刚度的评判准则,并基于车辆一道岔空间耦合动力学理论和轨道变形分析建立岔区合理轨道刚度的确定方法,对我国时速250 km客运专线无砟道岔轨道的合理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6~44 kN/mm的扣件系统刚度,290~330 kN/mm的轨下胶垫刚度,40~50 kN/mm的板下胶垫刚度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实物对比试块在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中的应用,分析了异常回波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