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4篇
  免费   148篇
公路运输   2129篇
综合类   1112篇
水路运输   994篇
铁路运输   1047篇
综合运输   11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王平  张顺芳  刘红 《船舶》2001,(5):21-25
失效途径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是复杂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由于没有考虑失效单元极限状态超曲面之间的相关性,易引起较大的计算误差。本文从分析失效单元极限状态超曲面的相互关系入手,提出了失效途径中各失效单元极限状态函数检验点新的选择准则,对一阶可靠性方法进行了改进。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失效途径疲劳失效概率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2.
舷外海水和舱内货物对舷侧和船底结构的动压力是船体承受的非常重要的疲劳载荷。在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中,为合理选择校核点并准确计算疲劳损伤,必须掌握其变动范围及其分布形式。由于液体压力和货物压力的单向性质,舷外海水动压力和货物舱内压力的变动是非对称的。文中讨论了舷外海水动压力和舱内货物压力的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舷外海水动压力范围和舱内货物压力的定义,指出了舷外海水动压力范围最大值出现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3.
以典型营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ABAQUS建立计算模型,从路面结构力学角度研究了沥青层厚度和基层裂缝宽度对反射裂缝的影响规律.通过MTS剪切疲劳加载次数表征出各抗裂材料的抗裂效果,得出增设聚酯玻纤布可以有效抑制反射裂缝的发展速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种养护维修方案,并通过处治后实际效果的跟踪观测,验证不同...  相似文献   
144.
本文主要针对悬挂式电池悬置的不同连接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在扭转、垂直振动、加速、制动及转向工况条件下分别对电池箱应力及疲劳寿命的影响,为电池箱的悬置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5.
在分析UR S11A和S34生效后的集装箱船整船屈服、屈曲要求的基础上,以1艘支线集装箱船为对象,计算得到目标船整船结构各个计算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完成整船屈服、屈曲强度评估和疲劳筛选及评估,分析发现支线集装箱船艏、艉非货舱区域结构和货舱区域的横向结构,以及整船重点区域的疲劳问题不容忽视.在设计时,对上述区域结构应重点关...  相似文献   
146.
147.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易因疲劳、烦躁和压力等不良生理反应引发事故,而心率变异性(HRV)作为评价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反映人体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能够准确评估驾驶员的精神状态。为了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文章介绍了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HRV指标的变化及其应用。结果表明HRV指标结合相应算法模型对驾驶员生理状态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8.
149.
为了分析客车横向稳定杆支座底架连接结构的疲劳寿命,研究了输入载荷谱的获取及疲劳计算方法.利用稳定杆有限元模型建立其几何中心处应变与端部位移的关系,结合实测应变谱,计算获取端部的位移并完成核验.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获取稳定杆吊杆对支座的动态载荷谱,结合焊接结构SN曲线,完成稳定杆支座的底架连接结构疲劳计算.结果表明:与试...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