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290篇
综合类   213篇
水路运输   830篇
铁路运输   93篇
综合运输   10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黄英 《中国铁路》2012,(3):97-97
近日,铁道部印发铁路“十二五”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划。根据规划,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适应“十二五”铁路运输安全的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在设备设施、人员素质、技术创新、维修方式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行车安全装备实现系统化和现代化,安全监测、信息传输、预测预警和抢险救援适应铁路运输和安全发展需要,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实现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下降。  相似文献   
962.
《世界轨道交通》2004,(11):34-35
改革前的德国国铁从属于德国政府,行政权责与经营职能集中在一起,既要组织运输经营,实现盈利,又要承担公益性运输,国家投资义务及行使安全监督责任,结果哪一项职权都实施不好。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上下分离,不仅使国铁能专注经营管理,刨造盈利,而且由政府通过联邦铁路暑(EBA)实现对铁路的安全监督,有利于提高安全水平。现介绍DB AG的重组及EBA的监管做法。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文中通过对沿海作业运砂船的调查,分析了目前运砂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沿海施工运砂船的安全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66.
1998年以来,交通部在全国建立了“一水一监”、“一港一监”和“中央与地方管辖水域分治”的海事机构体制,堪称我国海事监管史上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但它不可能解决海事监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以海事监管理念、制度、程序、手段、方法及运作机制等为内容的传统海事监管模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党的十六大确定“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  相似文献   
967.
自古便有“江南水乡”美称的湖州,是全国内河水上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湖州航区现有定级航道116条,总里程1163km,共配布了510座各类标志标牌,其中发光标志69座。长期以来均采用传统的航标艇巡查方式进行日常维护工作,而辖区航标配布线长点多,最远的航标距湖州市区约48km,采用传统方法维护航  相似文献   
968.
港口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港口和水道的繁忙拥挤,各类船舶交通流量逐年递增,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风险和船舶安全监管的难度。实施船舶交通管理是缓解和降低港口和水道风险的有力措施,随着港口吞吐量的逐年增加,船舶类型的多样化和船舶流量的加大,单一的管理理念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优化船舶交通管理是解决各种冲突与矛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69.
如何破解外贸危险品集装箱监管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世界第一个集装箱问世。50年以后,世界集装箱海运总量达到了1.19亿标箱。集装箱的迅速发展归功于两大因素:一是箱体的密闭性;二是箱体的标准化。然而,集装箱的密闭性这一特征被一些不法商人或代理人利用。  相似文献   
970.
王垵屹 《珠江水运》2008,(11):41-43
航海经济的迅猛发展,海上交通变得日益繁忙,人们逐渐看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海上事故的发生也是有增无减,为了更好的防止海上事故的发生,一种新型的船舶监管体系VTS应运而生。但是诸多学者对其本身的性质认识,对在不同情形下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及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存在分歧,究竞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完善和发展,本文借此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