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本文叙述地铁车站盖挖顺作法钢支撑架设和土方开挖,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党平 《隧道建设》2012,(Z1):117-121
为了解决铁路大跨软基浅埋隧道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本文结合石林隧道软基浅埋段施工技术,通过地貌勘察、地质钻探,确定该段施工采用盖挖法(先拱部明挖施作护拱,后洞内暗挖通过的施工方法),并在护拱施作实践中,合理运用长管棚,护拱基底加固处理(找平层、加固桩、托梁)等技术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成功克服了松软浅埋地质及地下水位线以上的长大隧道安全、快速施工难题,为隧道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隧道软基浅埋段盖挖法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缩短工期、减少投资的优点,通过该技术的成功运用,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介绍了盖挖法在浅埋偏压隧道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浅埋偏压隧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铁M8线延吉中路站位于营口路上,靖宇东路横穿延吉中路站而过,考虑靖宇东路的交通及靖宇东路上的地下管线施工期间要保持畅通,交叉段(36#—39#轴之间)采用盖挖法施工方案(见图1—1所示)。城市地下工程盖挖法施工方案主要有“盖挖全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和“临时便桥明挖法”三种。本文以我单位施工的上海地铁M8线延吉中路站为例介绍不同单位、不同时期对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少利  李丰果 《隧道建设》2010,30(6):675-677
为解决工程量大、工期紧的问题,对天津地铁文化中心站采用钢管柱新技术及无锡地铁市民广场站采用十字型钢柱施工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2种施工技术进行了精度、进度、效益评价,由于其效益显著,可供类似盖挖法地铁车站支撑柱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陆家浜路车站北施工区基坑,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周围管线密集、高层建筑的桩基较浅、土层渗透性较弱等难题,通过采取地基加固、半盖挖法施工及信息化施工等技术措施,用较短的工期完成了基坑开挖施工,很好地控制了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西藏南路交通畅通及林荫大楼等邻近建筑的安全,施工中采取的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岭隧道的进出口或穿越峡谷地区常存在浅埋段,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济、高效地完成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兼具明挖与暗挖优点的盖挖法已初步应用于山岭隧道浅埋段,但其支护设计方法尚需完善。为此,基于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施工特点及其盖拱几何模型,首先提出盖拱承载受力简化分析模型;其次,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建立出盖拱支护结构内力简化计算方法,获得盖拱安全厚度确定方法,并考虑盖拱与拱脚过渡段的平滑缓和作用,构建出拱脚扩大基础的承载力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然后,采用所建立的盖挖支护设计方法探讨隧道埋深、盖拱矢高、圆心角、半径与拱脚宽度等因素对盖拱支护结构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优化设计原则;最后,采用所建立的盖挖支护设计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工程实例典型断面盖拱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同时探讨了山岭隧道浅埋段盖挖支护设计方法及其优化设计原则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浅埋段盖拱宜与隧道支护结构完全接触,盖拱设计厚度不宜大于0.6 m、内侧圆心角不宜小于120°;盖拱与拱脚应设置平滑缓和的过渡段,提高拱脚地基承载力能有效减小拱脚扩大基础的宽度;隧道初衬钢拱架浇筑于盖拱内不仅能保证盖挖时隧道初期支护封闭成环,还能提高盖拱稳定性;地基注浆加固锚杆不仅能提高地基承载力,还能增强拱脚基础的水平抗滑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广西大新县境内岩溶区某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大型无填充溶洞的处治实例,阐述了隧道盖挖法穿越大型无填充溶洞的具体施工工艺,应用此工艺使施工安全与质量均能得到有效保障,为解决隧道工程中类似不良地质状况提供了处治经验。  相似文献   
19.
超高回填明洞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超高回填明洞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及既有工程实例作为参考,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明挖法和盖挖法明洞工程结构受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如下:2种施工方法明洞结构受力有着本质的不同,明挖法竖向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盖挖法竖向土压力为主动土压力;由于受力、结构的限制,明挖法修建超高回填明洞是不可行的;盖挖法超高回填明洞竖向压力大大减小,其值不受回填土高度变化影响,是修建超高回填明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地铁车站常用施工工法分析,从施工工艺、经济投资、质量安全、工期保障等诸多方面对不同工法进行深入研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指出地铁车站施工中应结合具体城市交通运行现状、地形地貌等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将不同工法对交通疏解的影响以及具体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区域化疏解"理念,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