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6篇
  免费   135篇
公路运输   711篇
综合类   527篇
水路运输   387篇
铁路运输   1157篇
综合运输   10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非稳态载荷对二维轮轨纯滚动接触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轮轨波状表面与非稳态载荷的内在联系,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二维弹塑性轮轨纯滚动接触计算模型,分析法向接触载荷波动值对钢轨残余应力、应变和变形的影响。模型中材料本构采用考虑棘轮效应的Jiang-Sehitoglu模型,非稳态仅考虑法向接触载荷的简谐变化,用弹塑性无限半空间表面上重复移动赫兹法向压力分布模拟反复纯滚动接触过程。发现非稳态法向接触载荷作用下产生同样波长的波状接触表面;随滚动次数的增加,残余应力增大,但很快趋于稳定,而残余应变也增大,但增大速率衰减;载荷波动值越大,波谷和波峰处的纵向残余应力越大,波谷处的轴向残余应力、残余剪应变和表面纵向位移越大,而波峰处的轴向残余应力、残余剪应变和表面纵向位移越小,波深越大。  相似文献   
142.
重载铁路及客货共线铁路运营条件下,轮轨磨耗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有效减缓轮轨磨耗发展,以不同接触条件下轮轨廓形共形度最优为原则,设计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建立钢轨廓形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并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求解,提出60 kg/m钢轨廓形的优化方案;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车辆-轨道系统动力作用、磨耗的角度对优化廓形的优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60 kg/m钢轨优化廓形相对于原始廓形使目标函数值降低了50%,与LM车轮廓形具有更高的共形度水平;2)优化廓形的轮轨接触点分布更为均匀,在轮对横移量较小的条件下轮径差更小,在轮对横移较大的条件下轮径差更大;3)优化廓形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无显著影响,可有效增大轮轨接触面积达11.24%,降低接触应力达20.42%,减缓轮轨磨耗发生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143.
高速铁路安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交通领域永恒的主题,针对当前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大好机遇,本文对高速铁路的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高速铁路系统运行的特点以及安全监控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并试探性地提出了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4.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是一种采用直线感应电机LIM牵引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分析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列车牵引和制动特性的基础上,从列车受力分析的角度,建立直线电机线路参数分析的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直线电机轮轨线路的安全牵引坡度及启/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145.
杨健 《路基工程》2006,(3):104-106
列举实例介绍护筒的作用与种类、设计与制作以及埋置和起拔,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6.
为了提高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系统可视化仿真的逼真度,采用迹线法计算了车轮踏面接触轮廓面,以平面方式表现轮轨动态接触关系,钢轨以梁的形式参与振动,通过实时建立具有一定垂向、横向和扭转振动形态的钢轨模型来模拟钢轨的振动行为。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优良的实时性的同时,可以清晰地观察轮轨接触点的变化情况,免去了在复杂的三维场景中变换视点的操作,使轮轨动态接触关系更简洁,通过实时创建钢轨模型,使钢轨振动行为的模拟更逼真。  相似文献   
147.
基于伽辽金变分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轮轨摩擦耦合热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轮轨摩擦热与钢轨接触区热膨胀位移、摩擦温度、应变和应力的关系。模型中温度场和位移场由耦合方程同时求解,但没有考虑惯性项和材料阻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与非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的计算结果一致,钢轨表面各点滑动位移的方向与车轮滑动方向一致,垂向位移方向先负后正;钢轨表面各节点进入接触区后,温度快速上升,但高温持续时间短;在滑动方向上,钢轨接触点先受压应变后受拉应变作用,垂向受拉应变作用,滑动方向压应力明显高于垂向压应力,钢轨接触斑前后节点滑动方向应变符号相反;垂向高正应变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接触斑后半轴上,最大剪应变与剪应力区在接触表层以下。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激光相变工艺,可在钢轨表面形成0.8 mm 的激光相变硬化层,表面硬度约为基体硬度的3倍;激光相变硬化层由面层到基体分为表面过热区、均匀相变区和过渡区,显微组织多为细晶马氏体结构;激光相变硬化摩擦试件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好的耐磨性.本文介绍了3组激光相变硬化道岔直护轨的试制和铺设情况,经连续16个月的观测,运行状态良好,维修方便,耐磨性好,比普通护轨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相似文献   
149.
《集装箱化》2014,25(7):39-39
6月中国A股码头上市公司指数先涨后跌,最终持平,6月27日收于50.5点,当月均值50.8点,与5月均值基本持平。第一期(6月3—6日)指数均值50.4点;第二期(6月9—13日)指数均值51.5点,比上期上涨2.2%;第三期(6月16—20日)指数均值50.8点,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建立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在钢轨波磨不平顺激扰下,不同运营速度时轮轨力响应及轨道结构各部件的振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钢轨中长波波磨激励下,运营速度的改变对轮轨力响应最大值影响较小,但对轮重减载率影响较为明显;钢轨垂向振动主要表现为中高频振动;随着运营速度增加,轨道板及底座板在中高频范围内的振动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