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9篇
  免费   259篇
公路运输   3632篇
综合类   1991篇
水路运输   1933篇
铁路运输   1356篇
综合运输   536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663篇
  2007年   580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在信号系统的设计、制造、施工、调试等阶段进行安全保障很重要。重点介绍按照欧洲铁路安全标准对铁道信号系统进行交叉接收以及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3.
主要讨论北京地铁9号线车站中机电设备的控制操作,通过正常移交和强制收回,在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工作站与综合监控系统(ISCS)工作站之间实现权限转移,同时阐述权限转移的实现方法和过程,以及画面上权限按钮变化的含义。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特殊情况下地面信号重复显示的理论,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5.
设计6片钢—混凝土结合梁,从理论分析、试验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研究栓钉连接件抗剪刚度对钢—混凝土结合梁自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见的栓钉布置情况下,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界面存在滑移,二者变形不同步,振型存在明显相位差;随着栓钉连接件抗剪刚度的降低,结合梁整体刚度明显下降,与不考虑界面滑移的结合梁相比,完全连接和部分连接(连接度为60%)结合梁的刚度分别降低39%和48%,相应的1阶竖向自振频率分别降低22%和29%;栓钉连接件的抗剪刚度越小,结合梁的刚度折减越大,但各阶自振频率对应刚度的折减程度不同;少量的栓钉损伤对梁的竖向自振频率影响不明显.由于结构的基频对其冲击系数影响很大,因此在结合梁的动力性能分析及冲击系数计算中,应考虑栓钉连接件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公路》2021,66(10):1-9
分别采用液滴形态分析仪(DSA)和旋转剪切流变仪(DSR),针对不同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施加下的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铺展润湿行为和界面扩散融合特征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二者性能演化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随作用温度逐步升高,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作用形式呈浸湿状态并趋向铺展,界面接触角δ逐级递减;自由能Wb先增后降,峰值点对应的温度范围在55~65℃区间;润湿速度V和融合速率DS呈线性函数增长,融合程度DOB呈抛物线增长并最终趋于稳定;短期老化废旧沥青Wb值和V值分别是长期老化废旧沥青的1.0~1.6倍和1.0~1.2倍,DOB值和DS值分别是长期老化废旧沥青的1.4~1.8倍和1.7~1.9倍,并且前者可实现100%完全融合状态,后者融合程度仅能达到70%。而随作用时间增加,V值和DS值呈指数函数快速下降,Wb值和DOB值呈对数函数快速增加,各行为参数最终均趋于稳定。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铺展润湿行为和扩散融合特征线性相关性显著,通过测试前一阶段界面铺展润湿行为效应可精准预估后一阶段扩散融合性能结果,为科学评价RAP沥青界面扩散融合特征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7.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98.
在建设水利水电项目的过程中,防渗墙属于重量级别的隐蔽工程,在勘探、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环节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多年以来的一些实践成果展开有效分析,对于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
《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的“维修实例”栏目因其独有的“专家点评”而深受汽修同仁的喜爱。本栏目为进一步丰富内容,现面向广大汽修一线技师、技术总监征集维修实例。  相似文献   
100.
《公路与汽运》杂志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是一份介绍汽车、道路、桥梁、隧道等公路交通领域科技信息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为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本刊立足公路交通系统,报道国内外汽车与公路交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荟萃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传播公路交通安全知识,介绍公路运输行业的新技术与管理经验,刊登公路交通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