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56篇
综合类   94篇
水路运输   32篇
铁路运输   238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以磁悬浮桥梁支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和问题分析。利用 TRIZ 理论提取系统中存在的技术矛盾,对照 39 个工程参数和 40 个发明原理建立矛盾矩阵,并利用发明原理对支座中的部分结构及总体结构进行创新设计。根据 TRIZ 理论提出的磁悬浮桥梁支座创新设计方案,进行样品试制及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支座各项力学性能及功能均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支座具有传力可靠、结构紧凑、高度无级可调、横向位置无级可调等优点,可以为相关磁悬浮桥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2.
为提高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承载能力,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了全尺寸悬浮电磁铁磁路模型,推导了包含悬浮电磁铁结构参数的垂向电磁力表达式;基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线圈匝数、电磁铁宽度、极板长度等结构参数对悬浮电磁铁垂向电磁力的影响;通过单电磁铁试验台对比了不同悬浮间隙和线圈电流下,线圈匝数分别为320和410时悬浮电磁铁垂向电磁力和浮重比的变化规律,验证了优化线圈匝数对提升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性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电磁铁宽度和极板长度,线圈匝数是影响磁浮列车悬浮性能的主要因素,但在10~30 A的小电流范围和大悬浮间隙(>10 mm)的范围内,改变线圈匝数对悬浮电磁铁垂向电磁力的提升效果较弱;当悬浮间隙为8 mm,线圈电流为30~50 A时,410匝悬浮电磁铁相对320匝悬浮电磁铁对悬浮电磁铁垂向电磁力的提升效果明显,平均垂向电磁力提升约2.94 kN,提升比例约为27.8%,平均浮重比提升约2.83,提升比例约为15.33%;随着线圈电流进一步增加,悬浮间隙进一步减小,平均垂向电磁力提升约3.38 kN,提升比例约为25.5%,平均浮重比提升约3.06,提升比例约为13.22%,说明当悬浮间隙为8 mm,线圈电流为30~50 A时,410匝悬浮电磁铁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佳,而410匝悬浮电磁铁垂向电磁力的方差和标准差比320匝悬浮电磁铁的大,说明增加线圈匝数会使得悬浮电磁铁垂向电磁力对参数的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363.
364.
其他资讯     
中国最大铸钢车轮基地将落地河南信阳;新唐钢挂牌规模仅次于宝钢;沪杭磁悬浮和京沪高速铁路正式获国务院批准;2006年基础建设开始提速 钢材消费将平稳增长;铁路70t级新型货车投入运用;  相似文献   
365.
366.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的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给出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并对其中的关键电路进行了分析及描述。该硬件系统己经成功地应用在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67.
368.
369.
山梨磁悬浮试验的运营试验将于2000年3月结束。试验的是改进技术,使日本实际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达500km/h,。  相似文献   
370.
功能件是磁悬浮快速列车实现高速、平稳运行的关键件之一,功能件的机械加工精度,与磁悬浮快速列车核心元件一进口专用电磁线圈,即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的安装精度密切相关,从而也直接影响快速列车运行的速率和质量。因此,研究功能件的机械加工技术,探索科学、高效的工艺方法,实施周密、完善的工艺措施,是功能件制作的首要课题。本文就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试验和实施,确保功能件机加工优质、高效、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