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318篇
综合类   108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7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针对桥梁结构同时具有竖弯和扭转风激响应的特点,提出用双调制频率的调质阻尼器抑制桥梁风振响应,给出了建议的分析步骤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2.
针对桥梁结构同时具有竖弯和扭转风激响应的特点,提出用双调制频率的调质阻尼器抑制桥梁风振响应,给出了建议的分析步骤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3.
斜拉索的粘性剪切型阻尼器减振设计需要求解二阶微分方程组,计算工作量很大。针对此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经验公式的简化设计的方法,由室内及实桥试验证明,利用此方法设计的阻尼器具有优良的减振性能,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4.
35.
针对目前长索的振动控制及斜拉索的面外振动控制减振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减振方法——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空间布置减振方法。该方法为每3根斜拉索1组,按三角形空间布置,两两连接阻尼器,阻尼器安装方便,可对每一根斜拉索实现任意方向上的振动控制。为验证其减振效果采用零阶优化法对斜拉索参数进行设计,并建立斜拉索-阻尼器体系算例模型,与原索模型、无索间连接的三索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的三索空间布置,斜拉索的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均受到显著抑制,对斜拉索面内外振动可给予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6.
王杰  张真忠  王亮 《北京汽车》2021,(6):10-13,25
针对某型号车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阻尼特性试验,得到阻尼器的阻尼力在不同工况下与位移、速度的变化曲线.结合Bouc-Wen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建模,推导出模型各参数与加载电流的关系,进而得出电流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比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验证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可控.  相似文献   
37.
余定军 《水运工程》2008,(6):157-160
重庆云万高速公路彭溪河特大桥是单向纵坡为2.1%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为了克服解除临时固结的水平力及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在主梁与中塔柱之间安装了液体粘滞阻尼器.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液体粘滞阻尼器在单坡斜拉桥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分布式振动阻尼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宽带阻尼放大作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多 方案的实验验证,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分布式振动阻尼器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阻 尼器而言,能大大增加振动能量的耗散,具有进一步减振的优点。  相似文献   
39.
文中简要研究F-VED(摩擦—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特性和刚度,分析F-VED的各种参数对F-VED耗能性能的影响,对安装滑动链杆前后的摩擦阻尼器进行非线性分析,对安装有F-VED的框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  相似文献   
40.
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双线铁路(85.75+286+85.75)m钢桁架拱桥,为国内首座该类型铁路桥梁。桥位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桥的地震设防为设计关键。建立主桥三维有限元抗震模型,详细研究在33号活动墩墩顶不设置或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装置对主桥的抗震影响效果,采用反应谱和时程两种分析方法,对抗震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地震反应不控制钢桁架拱桥和桥墩身结构设计,仅控制桩基础设计;(2)33号活动墩墩梁间设置纵向减隔震液体黏滞阻尼器,对32号固定墩纵向抗震响应影响不大,效果不明显;(3)给出的最小配筋率均能满足各桥墩桩基础抗震验算及预期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