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177篇
综合类   160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693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开级配透水性抗滑磨耗层材料组成设计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级配透水性抗滑磨耗层的材料组成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本文在分析了有关国际上经验方法后,认为均有不足之处,为此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该法初选的集料组成按Ⅰ法计算,沥青油石比以集料吸入的沥青油石比和集料表面形成沥青簿膜厚度的油石比相加而得,并提出了粗、细集料组成检验的正确公式和油石比的检验方法,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供生产参用。  相似文献   
952.
基于车辆动力学、非Hertz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和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车轮磨耗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和安定图对重载铁路车轮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进行定性分析.在数值计算中,主要考察轴重为25 t和30 t货车的车轮硬度对车轮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轮轨间高应力水平的出现频次、车轮磨耗和疲劳破坏的几率随着轴重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硬度的增加,车轮磨耗和疲劳破坏现象得到改善.结合国外重载铁路轮轨匹配经验,建议轴重为30 t车轮的硬度大于340 HB.  相似文献   
953.
王坤 《铁道车辆》2011,49(3):43-44
JC系列弹性旁承组成在运用检修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1问题的提出笔者对济南西车辆段济南检修车间2010年9月段修的538辆段修车装用的JC系列旁承磨耗板故障  相似文献   
954.
廖志刚 《铁道车辆》2011,49(5):43-44,48
分析了X6A型集装箱平车检修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磨耗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55.
以CRH1,CRH2型动车组为例进行分析。理论上CRH1,CRH2动车组联挂运行时最小通过曲线半径分别为145m和180m,但实际运用中600m及以下的小半径曲线对动车组轮对轮缘磨耗有着突出影响。以福州南动车运用所负责检修的动车组轮对轮缘异常磨耗为例,分析小曲线半径对CRH1和CRH2型动车组轮对轮缘磨耗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56.
针对北京地铁4号线线上高锰钢辙叉伤损严重(辙叉母材轨面剥落掉块、压塌,或叉心尖端裂纹、掉块等)、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研制出与地铁轨道系统、供电系统相匹配的"研线1120"加强型合金钢辙叉,并在北京地铁4号线上进行试验。通过试验表明,加强型合金钢辙叉可以满足地铁安全运营的基本要求,并且磨耗量小。"研线1120"加强型合金钢辙叉能够与同型号高锰钢辙叉互换使用,可在北京地铁4号线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7.
通过长期对国内某高速铁路部分构架横向振动超限动车组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构架横向振动超限频发的某动车组A和B的轮对进行跟踪测试,利用轮轨关系分析方法,探讨引发动车组横向振动超限的原因以及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58.
刘启宾 《铁道建筑》2015,(2):107-111
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并结合有限元静动力分析方法,对重载铁路合金钢心轨组合辙叉道岔岔区钢轨垂直磨耗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研究钢轨磨耗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断面轮轨接触特性及轮轨力差异的影响,岔区各断面轮轨接触斑内磨耗量的大小及分布存在差异;辙叉轮载过渡区翼轨磨耗严重的机理是轮轨法向接触应力大于翼轨材料硬度的0.8倍导致了磨耗系数的突变,建议将此区域翼轨镶嵌合金钢材料或采用深度爆炸硬化技术处理;轮轨接触应力随行车速度的增加有所增加,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大幅增加,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降低C80,C70列车的侧向过岔速度,以减缓道岔的磨耗速率。  相似文献   
959.
为解决曲线尖轨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难题,研究并实践了直曲组合型曲线尖轨技术。新尖轨采用相离半切线型,前端直线段长度为5 439 mm,是原曲线尖轨前端直线段长度的2倍。重载车辆—道岔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显著减小列车顺向出岔时作用在尖轨前端的横向力及磨耗指标,从而改变尖轨磨耗特性,延长尖轨使用寿命。尖轨磨耗和寿命观测试验表明:新尖轨最大磨耗发生在尖轨宽60~70 mm断面,使用寿命是传统曲线尖轨的3~4倍,表现出和传统曲线尖轨不同的磨耗特性。  相似文献   
960.
通过统计L-B型组合式制动梁检修过程中常见故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