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8篇
  免费   46篇
公路运输   314篇
综合类   374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2868篇
综合运输   1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秦沈客运专线路涵过渡段动应力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沈客运专线DK49 689.0-DK49 700.7路涵过渡段进行了动应力测试,分析了动土压力与列车速度的关系、沿线路纵向分布以及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动土压力随列车速度提高而增大,当列车速度超过220km/h时,动土压力基本趋于稳定,但始终大于准静态土压力;随深度增大,动土压力迅速衰减,趋于准静态土压力.此外,动土压力还受路基结构的影响,涵洞顶路基的动土压力明显大于一般路基的动土压力.  相似文献   
92.
1铁路客运专线的产生与发展 1.1铁路客运专线的概念与特点 1.铁路客运专线的概念 在分析客运专线的时候,将涉及到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是从速度的数值、技术以及应用背景上来进行界定。我国所指的高速铁路是指相对于传统铁路,在技术上有巨大创新、在旅客运输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铁路客运系统。高速铁路不是传统铁路技术基础上的速度提高,而是全新研制的高速运行的技术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3.
94.
95.
根据渝利客运专线的运营情况,从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面向市场需求的客运产品,改进售票方式及利用综控系统指挥生产的客运组织方式,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的站车服务,加强站台组织、每旬行车应急演练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工作,对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6.
客运专线铁路对路基变形提出了严格要求,填料改良已经成为客运专线铁路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以动强度为控制条件,以静强度为判别标准的改良土的设计思想,分析了水泥、石灰改良土的特点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97.
在分析客运专线全寿命管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IT技术为手段的客运专线全寿命信息管理系统结构体系与数据维护工作的内容,并阐述了数据采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8.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我国客运专线调度指挥模式选择的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路情提出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可能采用的3种调度指挥模式:全路集中调度指挥模式以及区域集中和按通道调度的二级调度指挥模式.确定了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为适应我国近期高速客运专线的发展与运营需求,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调度指挥模式为设置在相关铁路局调度中心的客运专线与既有线调度指挥人员协同办公的区域集中二级调度指挥模式.  相似文献   
99.
考虑通道分工和竞争的客运专线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长途旅客运输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运输通道内既有线和客运专线合理分工.提出了客运专线多产品票价制定的多层规划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的旅客出行选择要求和运输企业效益最大化,并且兼顾了与客运通道内既有线的分工,其优化目标是得到最优或接近最优的票价制定方案.探讨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100.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计划的计算机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车组运用规则,建立了动车组运用计划整数规划模型.为降低求解的复杂性,将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问题转化为交路段生成和基于交路段的交路生成两个问题分步求解.用多起点搜索和交路段互换的方法,使求解结果在有效性和均衡性上得以优化.实际编制实验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