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0篇
  免费   706篇
公路运输   6759篇
综合类   3706篇
水路运输   2863篇
铁路运输   2589篇
综合运输   459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76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959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1074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573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间自振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多管混凝土拱桥的空间振动模型,采用多种模式对其空间自振特性进行了计算,绘出了振型图,并同动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为进一步研究这类结构的动力响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
93.
疲劳寿命计算是机械设计的重要步骤,而利用标称应力和可比构件或零件的实际疲劳特性这一疲劳分析方法是疲劳寿命计算的有效方法。本文详细地阐述其计算原理和具体步骤,并将此疲劳分析方法应用于货车车辆实际的疲劳计算中,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薄壁箱梁剪滞剪切效应自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忠 《铁道学报》2006,28(5):59-64
在推导考虑剪力滞、剪切变形双重效应的单元刚度矩阵与等效结点荷载矩阵的基础上[1],进一步推导出考虑双重效应的单元质量矩阵,从而形成完整的薄壁箱梁考虑双重效应的矩阵分析体系,可方便地纳入矩阵位移法程序系统,为常见的薄壁连续梁等复杂结构的剪力滞效应分析提供一种计算手段。利用自编程序ZLBOX对薄壁箱型简支梁和悬臂梁考虑剪力滞、剪切变形双重效应时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与ANSYS实体单元计算结果符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剪力滞、剪切变形双重效应使薄壁箱梁的自振频率降低,剪力滞效应占双重效应的85%以上,双重效应对高阶频率的影响比低阶频率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95.
航运市场走低船价上涨受阻今年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船建造市场共成交62艘.计26万TEU.与上一季度成交特点有所不同的是成交量主要集中在3月份。  相似文献   
96.
刚性悬挂自由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胜 《电气化铁道》2005,(2):39-41,46
以南京地铁一号线刚性悬挂参数为依据,利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法建立了接触网刚性悬挂自由振动的振型,列举出自由振动的各阶频率,并从模拟计算结果中分析了刚性悬挂的一些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97.
Mazda6是马自达公司推出的21世纪的全新造型全新平台的新车型。新车具有强烈动感的外形、舒适性与跑车化相结合的操纵性能、构思独到,设计合理的理想的乘坐空间。最高标准的安全性和精巧细致的制造工艺。在日本、欧洲、美国以及中国的市场上反映强烈,获得了很多奖项,成功塑造了马自达品牌的个性鲜明、技术先进及性能卓越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98.
《世界汽车》2005,(11):13-13
作为大众高尔夫车系动力最强劲的车型之一,R32醒目的全尺寸前散热器格栅,双头排气管。以及绿色制动卡钳处处显示其相犷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99.
对潜艇作战系统进行了特性分析,从使命任务、作战样式、系统功能和系统组成等方面简要阐述了潜艇作战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在未来潜艇作战系统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重点对待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0.
我国重型汽车的现状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重型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正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在水电、矿业、油田、公路、铁路、城市、环保工程及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增加了对重型汽车的需求,为重型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10~15年内,我国重型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全面改善和提高重型汽车的技术性能。目前我国的重型汽车产品系列单调,主要系列是解放、东风的中型车升级型和3个重汽的斯太尔系列及北方奔驰的梅赛德斯—奔驰技术引进型等。斯太尔系列经过20年的技术消化,比较适合目前的市场,在载质量15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