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02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18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21.
为降低成本,适应市场需求,采用性能好价格低的42MnCr52代替昂贵的38CrMoAIA制造发动机气缸套。在试制过程中,出现过质量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技术上和工艺上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提出42MnCr52新材料气缸套的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2.
铸态球铁差速器壳的高频感应淬火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铸态球铁特别是低珠江体量的混合基体球铁的感应淬火,介绍了差速器壳感应淬火感应器和工艺,并对铸态珠铁QT590-10的感应加热淬火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23.
渗碳淬火齿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应用广泛。由于碳及其他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的稳定作用,在淬火时齿轮的有效硬化层会不可避免产生残余奥氏体组织。文中对生产现场中齿轮表面硬化层残余奥氏体的危害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消除残余奥氏体组织引起的危害,并保证残余奥氏体含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24.
对动车组制动系统国产化部件中要求做表面高频淬火的一种螺栓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后,最终生产出了满足图纸中表面淬火技术要求的零件。  相似文献   
525.
以国内外重载齿轮常用材料20Cr2Ni4、17CrNiM06、18CrNi8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锻坯预备热处理后组织遗传消除对比试验、渗碳速度对比试验、内氧化倾向的工艺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规预备热处理对3种材料锻造组织的细化均有显著的效果;20Cr2Ni4渗碳速度最慢;18CrNi8的内氧化倾向最为严重.17Cr...  相似文献   
526.
曲轴中频感应淬火过程模拟及残余应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华  高峥  袁兆成  丁万龙 《汽车工程》2004,26(3):354-358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6110钢曲轴的中频感应淬火过程的模拟计算,并预测了淬硬层的深度,计算了淬火后的残余应力分布。可直观显示任意时刻曲轴内任意截面上的温度场和应力场以及温度、应力等值线随着时间推移的情况,也可以显示任意点上的温度一时间曲线、应力一时间曲线。  相似文献   
527.
《铁道知识》2010,(4):84-85
移动式焊接接头轨面硬化技术及设备 主要完成单位: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钢轨焊接接头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全长淬火钢轨在经现场焊接(移动式闪光焊、气压焊)后,钢轨焊接接头部位原有的硬化层消失.原有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原有的硬度指标也有较大程度的减少,形成硬度低落区。焊头轨面硬度下降会造成钢轨低接头,轨顶低陷日趋严重,将加大车轮和钢轨间的冲击力,从而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28.
针对大齿轮的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淬火层深度、金属基体的机械性能和金相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大齿轮齿冠损坏的成因,并提出具体的热处理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29.
本文介绍了采用6Sigma方法的试验设计(DOE)工具对曲轴感应淬火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使有效硬化层深的Ppk值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