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3篇
  免费   286篇
公路运输   1592篇
综合类   796篇
水路运输   817篇
铁路运输   1141篇
综合运输   25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 上海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历程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共计14条线路(不含磁浮线),线网总长度548 km.回顾这14条线路的开通历史,其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经过了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92.
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挖除、管片和二衬设置,将在穿越过程引起机场滑行道和停机坪沉降或隆起,对机场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优化盾构机施工参数,从而降低盾构下穿过程中对机场的不利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法,建立南京至高淳城际快轨下穿禄口机场复合地层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盾构法施工引起的机场停机坪及滑行道变形特征,最终沉降最大值约为11 mm,最大隆起值约为2 mm,同时得到盾构施工工作参数。对比实际施工监测数据,针对施工风险提出更安全的盾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993.
不均匀沉降对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讨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系统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对比分析有病害和无病害条件下路基的竖向动应力、动位移及振动加速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无砟轨道路基的动力响应幅值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发生明显的改变,且主要集中在支承层宽度范围、路基面以下0~1.5m深度内。由不均匀沉降引起路基动应力幅值可达100kPa,为无病害路基的3倍以上,动加速度幅值为无病害路基的2倍以上,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沉降区域将加速扩大,对路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以南京地铁2号线为例进行直流牵引供电仿真,计算出不同发车间隔下网压上限值为1 750 V和1 800 V时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各部分能量消耗,得出系统总再生能量制动利用率和节电率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网压上限值能够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比例,达到一定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的主要减振措施之一。在北京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东四站区间,测试运营地铁在浮置板轨道地段和普通整体道床地段的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并进行时域和1/3倍频程频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隧道正上方减振效果最好,在两侧,随着距离的增大减振效果逐步变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10 Hz以内的振动成分没有作用,地面振动的能量主要分布在10~20 Hz,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此频域范围内的减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6.
新建地铁车站上穿既有地铁隧道结构上浮变形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分析了地铁上穿工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点,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对既有线的上浮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预测了既有线隧道结构的最大上浮变形值为2.9 mm。预测值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2.3 mm比较接近,且纵向变形曲线形态相似,均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97.
新建地铁隧道上穿既有线结构抗浮加固效应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建立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将现场远程监控量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既有线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加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加固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既有线的上浮变形.采用CRD法施工的新建隧道,离既有线较远的小导洞,对既有线的...  相似文献   
998.
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龙翔隧道上跨广大铁路浴龙山隧道工程,与既有隧道衬砌最小净距为19.6 m,属浅埋大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根据经验法,分析了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既有隧道受影响的规律,把握了影响分析的重点。根据经验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既有隧道比较合理的变形预警值和容许值,既有隧道受影响的位置、范围及尺寸,并提出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加固处理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999.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的重要工具。采用先进适用的模板技术,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为1联(88.8+160+88.8)m自锚上承式拱桥,采用"支架现浇、转体就位"的施工工艺。拱肋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拱肋截面采用单箱单室箱形混凝土截面,截面特性按照立特规律变化。通过对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桥自锚式拱桥拱肋线形及截面形式的分析,探讨了现浇拱肋模板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以及通过模板设计控制拱肋线形的方法,供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运营中的软土地区某地铁区间矩形隧道的病害发展情况,从大量监测数据入手,分析研究隧道变形发展在各个时期的规律(结构自身应力平衡、土层固结、周边环境变化),发现该区域隧道变形主要受软弱地质条件及周边物业开发影响。同时,针对计算结果,分析该隧道各个区段沉降发展趋势,认为在无外部影响情况下,隧道沉降呈收敛趋势。为该隧道的沉降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