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5篇
  免费   57篇
公路运输   773篇
综合类   449篇
水路运输   184篇
铁路运输   180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502.
本文通过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和模拟试算,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时,收缩徐变引起的无粘结筋中的预应力损失简化计算公式,它可减少大量的繁杂计算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3.
根据对云南省第一座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黄土坡立交桥)进行的多项测试试验,将收集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从桥梁结构试验角度讨论该结构的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504.
徐志勇 《隧道建设》2005,25(5):45-48
简要介绍了渝怀铁路大板溪三线隧道出口山体滑移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山体滑移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着重介绍了小导管及迈式锚杆注浆加固的施做以及监控量测的应用效果,对大跨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雨季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05.
基层与面层间结合状态的不同将导致沥青路面内部结构力学响应产生突变,对路面结构长期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模拟路面真实结构状态,通过BISAR3.0计算软件对不同基-面层间结合状态下沥青路面的层间应力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层底拉应力基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大幅突变,且极有可能引起层间的累积滑移。  相似文献   
506.
《世界海运》2016,(11):30-36
针对一起严重的船用ME型柴油机活塞头烧蚀和红套滑移事故,依据故障现象以及对机损部件的检查结果,采用故障树技术(FTA)进行成因分析并准确得出事故产生的机理,最后提出事故处理措施和启示,供船舶轮机管理人员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507.
结合新建太焦城际铁路晋城东站、高平东站两座高铁站房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速铁路站房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施工技术,并制定试验方案和流程开展了缓凝粘合剂的稠度对预应力筋摩擦损失的影响分析。通过试验对胶黏剂的稠度、硬度及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摩擦系数分析,认为当现场施工温度超过25℃时,缓凝粘合剂的固化会被加速,摩擦损失增大。因此,现场施工中需要准确控制施工温度和缓凝粘合剂的实际张拉适用期,以保证在摩擦损失较小的张拉适用期内完成张拉。  相似文献   
508.
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的增大,缆索吊装施工过程中,塔架的受力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但主索的计算为简化的理论计算,不考虑主索滑移及塔架偏位对主索受力的影响,导致塔架受力计算不够精确。以某430 m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建立索塔一体化并考虑主索非线性及滑移的有限元模型,考虑塔架偏位对主索及塔架变形与受力的影响,将得到的有限元受力分析结果与现有解析方法的求解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偏大,与解析法差距在10%以内,说明考虑主索滑移及塔架偏位时结构受力更不利,此种模拟方式能够较精确地计算主索及塔架的变形及受力特性,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09.
将结合当前沥青路工程的实施情况,对沥青路面基层粘结材料与性能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有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10.
本文就芜湖枢纽现场试验用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简支梁的设计,提出铁路无粘结梁,设计中所需考虑的问题和设计中的中的解决方法,并对计算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增量进行公式推导,为进一步进行该梁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