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63篇
  免费   1796篇
公路运输   52071篇
综合类   19342篇
水路运输   23464篇
铁路运输   22901篇
综合运输   2881篇
  2024年   518篇
  2023年   1767篇
  2022年   1859篇
  2021年   2533篇
  2020年   2161篇
  2019年   1791篇
  2018年   764篇
  2017年   1251篇
  2016年   1461篇
  2015年   2567篇
  2014年   4943篇
  2013年   5117篇
  2012年   6333篇
  2011年   6698篇
  2010年   6005篇
  2009年   7184篇
  2008年   7256篇
  2007年   5880篇
  2006年   5537篇
  2005年   5550篇
  2004年   6194篇
  2003年   6431篇
  2002年   5084篇
  2001年   4213篇
  2000年   3321篇
  1999年   2389篇
  1998年   2328篇
  1997年   2412篇
  1996年   2313篇
  1995年   1904篇
  1994年   1433篇
  1993年   1153篇
  1992年   1130篇
  1991年   1234篇
  1990年   1000篇
  1989年   86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65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散货船结构轻量化设计与建造,是提升散货船性能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64 000 DWT超灵便,最大型散货船为例,阐述了船体结构轻量化在设计和制造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总体布置合理规划、结构合理布局、有限元直接强度计算替代规范法、船体建造控制等措施,实现了控制和减轻船体结构重量的目的。文中所述方法是本船设计和建造的经验总结,对提高船舶设计水平、设计类似船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26.
常规舰船图像拼接技术无法实现多环境的图像拼接,为此设计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舰船图像拼接技术,对采集的舰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后,利用均值法划分特征领域,通过特征领域构建尺度空间,利用尺度空间法则对图像特征进行配准处理,通过嵌入式系统中的换算函数对图像进行连接强化,实现舰船图像技术拼接。将设计的技术与常规3种图像拼接技术进行对比,在不同实验环境下,本文方法图像拼接能力明显好于3种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27.
随着海上资源开发与航运物流的发展,海上舰船的动力性能和载重量也不断提高。其中,船舶的动力性能直接决定了船舶的航行安全,对船舶动力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船舶运动水动力参数的辨识,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基于遗传算法的横向运动力参数辨识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决地铁小半径曲线钢轨非正常磨耗问题、延长曲线段钢轨使用寿命、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实测分析小半径曲线钢轨型面数据的磨耗特点及其接触变化,设计出适用于小半径曲线轨道的钢轨打磨型面(Opt-60型面).建立地铁B型车动力学模型和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分别对不同打磨型面在整个维护周期内的钢轨性能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CN60打磨型面,Opt-60型面的打磨量减小了 44.2%,打磨深度减小了 0.646 mm;在维护周期内Opt-60型面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都有明显改善,安全系数有所提升,且横向平稳系数与垂向平稳性系数均得到提高;在一定列车通过量下,Opt-60型面的轮轨接触面积比CN60打磨型面的轮轨接触面积大14.63%~27.13%,接触应力减小19.27%~27.97%.计算结果已明显表明,Opt-60型面能有效减缓钢轨磨耗、抑制钢轨疲劳,还能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优化了列车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磁轨制动器各子部件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磁轨制动器的结构组成,以减重和制动吸力为目标,对铁心和磁轭、磨耗板、减重倒角及线圈等子部件的参数进行最优值计算.仿真分析了制动器与轨面间隙不同时的吸力值,得到了最优磁轨制动器与轨面间的最优间隙.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智能化轨道快运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建成区道路拓宽困难、道路交通流量大、用地空间有限等现实条件,并从线路敷设、路权方式、车站设置等方面讨论了智能化轨道快运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以重庆市南滨路智能化轨道快运系统线路为应用案例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