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843篇
综合类   636篇
水路运输   301篇
铁路运输   843篇
综合运输   11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数码摄影技术的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量测法是一种与传统测量完全不同的新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干扰施工、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现在长大隧道各种技术要求。文章对数码摄影测量技术原理及其实现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现场试验获取的测量数据加以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结论。该方法为地下工程量测技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以通海隧道为依托,对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内力进行监控量测,详细介绍了压力盒和应变计的埋设方法,对监控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通海隧道的施工建议。实践表明,监控结果能反应出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情况,可有效指导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53.
周露 《公路与汽运》2021,(2):147-149
浅埋隧道塌方冒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雨季.为提高预测预报灾害的准确度,保障施工安全,文中对浅埋隧道发生塌方冒顶前的地质超前预报(TSP)及监控量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TSP在隧道一定区域内从定性、半定量分析解释优化至定量分析,极大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同时掌握隧道所处一定区域内沉降、形变在雨季时的变化速率等特征,特别是...  相似文献   
54.
2021年2月26日,坦桑尼亚新塞兰德跨海大桥中塔——P7号桥塔塔顶合龙段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见图1),P5号桥塔C101/C112号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见图2)。至此,大桥5座桥塔全部封顶,斜拉索安装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55.
基于移动车辆在桥梁上运行来测试桥梁基频的间接量测法已经获得实桥的验证,提出一种新型间接量测法,该方法有别于牵引车拖动测试车辆一直运行并同步采集信号的传统间接量测方式,需牵引车同时拖动固定间距的前、后2辆测试车辆前行,并在固定点静止采集少许时间后,继续重复操作至测试车辆通行整跨桥梁,利用测试车辆上采集的信号,计算整跨桥梁...  相似文献   
56.
谢井丽  王金星  张冬  吴忠建 《公路》2021,66(9):14-18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特别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十分迅猛,推动了桥梁工程跨江入海,甚至逐渐往深海发展。以往桥梁工程建设往往忽视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而当今桥梁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保护已提高到与安全和质量等同的高度。如何在桥梁建设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以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建设为例,介绍了基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气泡幕在钢桩基础打设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为今后类似建设条件下桥梁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7.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的三大要素之一.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传统的监控量测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局限,进行非接触式量测更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该文依托延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工作,采用专用于变形监测的精密测量机器人TM50,对比了对边量测以及手动、自动和人工辅助瞄准多测回三维坐标量测4种不同监测方法的量测精度和速...  相似文献   
58.
在无人驾驶和驾驶辅助领域,交通标志识别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道路中,许多交通标志目标较小且存在相互遮挡的问题,导致标志很难被准确检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利用深度学习网络YOLO v3模型实现对交通标志进行检测.首先,利用数据增强用不同的方式模拟现实天气条件对清华-腾讯交通标志集进行数据集增强,得到更为真实、丰富的标志数...  相似文献   
59.
梁庆华 《隧道建设》2017,37(Z1):32-38
以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下穿同三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研究新建下穿隧道与既有隧道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上覆公路隧道和下穿铁路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下穿隧道拱顶沉降量较小,水平收敛值较大,下穿隧道立交段拱腰和边墙是需要重点支护的对象;上覆隧道在立交段下沉值变大,变化幅度为仰拱边墙拱腰拱顶,隧道中部和下部水平收敛值变化较大;受下穿隧道开挖影响,立交隧道上覆地层受力产生不均匀变化,造成扭矩存在,地面水平位移整体呈现"8"字形,立交隧道的建设对地层产生了较大的转动扰动。  相似文献   
60.
郭波前 《隧道建设》2017,37(5):586-592
以某在建高速铁路隧道作为工程实例,结合地质情况,从初始应力、岩体结构和地下水分析了影响围岩的因素。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控量测反馈结果等综合方法,从监控量测数据时态曲线特征、方向性、累计变化量、变形速率、时效性、现场围岩变形情况、隧道施工影响、变形段变形差异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极高地应力区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机制,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极高地应力区围岩应力释放有一定的过程,不同的围岩应力释放的速度可能不同,爆破对围岩产生扰动,将一定程度加速围岩应力的释放。2)围岩地质条件不同,变形规律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3)围岩的变形机制,层状围岩的变形破坏一般形成几个区域:破坏区,崩塌,滑动滑移,张裂、弯曲及折断。4)本隧道围岩变形特征主要是由极高地应力和岩体结构综合决定的,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情况一定程度上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的有效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