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0篇
  免费   315篇
公路运输   2209篇
综合类   1192篇
水路运输   1471篇
铁路运输   3260篇
综合运输   23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重点分析了蓝牙标准中QoS机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改进QoS机制的实现框架.最石提出了该框架内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梅花齿形钢筋冷压接头并分析了梅花齿形压接工艺的特点。该接头不仅能连接普通Ⅱ、Ⅲ级钢筋,还能连接Ⅳ级高强钢筋,满足了桩基、基础承台、斜拉塔柱、横梁、墩身、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应力结构等不同结构工程的需要。文中介绍了一些工程应用该工艺的经验和效果。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已将此技术列为“八五”全国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3.
1991年4月,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市第一条公共交通轨道系统(地铁)投入使用,这条长18.7公里的线路为延伸于现有街道上空的高架桥式结构,由预制混凝土块件拼装式桥跨组成,这种桥跨的长度上有所变化,最大47米,全线设17个高架车站,柱-梁-板结构及相邻站台采用预制与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方法修建,6500余块预制混凝土桥块和2700块其他块件在城北一特别设计和现代化预制厂里浇制而成。块件在够整跨浇制的混凝土长台上镶合浇制。然后由卡车送至土地,在移动式钢桁架上逐跨安装并后张,预制混凝土箱形梁块件预张顶板,宽7.4米,支承两条平行的标准轨距轨道,电力轻轨列车挂四节车厢以设计时速70公里/小时运营,该线由蒙特雷三家承包商联合修建,从开始设计到通车仅用40个月。  相似文献   
14.
赵福海  王大勇  孟庆生 《中国造船》2005,46(Z1):333-336
介绍了FPSO上电热站在方案设计、机组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勇 《成铁科技》2005,(4):34-36
通过对内六线点线能力情况分析研究,找出提高内六线运输能力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武汉市3条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规划,在2010年以前形成约70km的工字形轨道线网骨架。这3条轨道交通线分别为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轨道1号线二期为高架轻轨,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均为地铁。武汉市拟于2005年12月开始进行轨道1号线二期宗关以西路段的基础施工,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则将于2006年动工兴建。  相似文献   
17.
运营30多年的北京地铁1、2号线的线路、车辆、信号、通信、供电、机电、售检票七大系统将全面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43亿元。技术改造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铁道部标准图集《实腹式钢结构接触网腕臂支柱》(专房 (0 2 ) 80 84Ⅰ~Ⅲ )及《实腹式钢结构接触网软横跨支柱》(专房 (0 2 ) 80 85 )已编制完成。对编制内容中的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接触网支柱部分一些重要问题做了详细说明 ,以便设计和施工人员合理有效地使用本图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水下航行器模糊前置点线导导引律。该导引律在不需要解算目标速度的前提下,通过在线自组织调整航行器的提前角,从而使水下航行器的前置点与目标交会。  相似文献   
20.
徐田甜 《船舶》2003,(5):24-28
针对某型沿海公务旅游船的设计,综合应用了客船美学设计和最优化设计等方法,以合理可靠的约束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船型技术经济论证,获得了理想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