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1篇
  免费   60篇
公路运输   1517篇
综合类   470篇
水路运输   830篇
铁路运输   582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31.
232.
汽车变速器换档机构的灵活性,可靠性是评价变速器技术性能的最重要的两个项目之一,因此,提高变速器换档机构的设计水平是设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33.
文章针对襄渝增建二线铁路牛角坪特大桥主桥(100+192+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介绍了刚构桥的结构设计,分析计算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静力特性、墩梁节点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地震及车桥动力响应,较好解决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铁路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突破。  相似文献   
234.
大型汽车滚装船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滚装船总纵强度的特点主要是中拱问题,中剖面的最大中拱弯矩值可能比同样主尺度常规船型要高出40%或更多,所以仅靠现有的规范是不够的,有必要对全船进行结构有限元计算。本文通过对4590PCS汽车船结构特点的分析,利用有限元对全船结构强度进行三种载荷工况的计算分析,对了解、掌握该型船的结构受力特点、优化其结构设计以及对该型船日后的建造、营运、维护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5.
彭元诚 《桥梁建设》2020,50(1):74-79
为寻求常规连续刚构桥适用跨径和斜拉桥适用跨径之间的合理、经济桥型,在常规连续刚构桥的基础上结合拱桥的力学特点提出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型。该桥型在常规连续刚构桥的形式上加大箱梁根部高度,并对箱梁根部的腹板进行挖空,减轻自重,形成梁-拱组合力学效应,从而提高结构承载效率,增强桥梁跨越能力。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可布置为单主跨、多主跨以及单T的形式,也可与常规连续刚构组合,桥墩可采用双肢薄壁墩或箱形柱式墩。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该桥型关键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工程对总体结构参数取值提出建议。该桥型采用平衡悬臂方法施工,工程造价指标、运营维护技术要求及费用与常规连续刚构桥相当,适用跨径在200~400 m,可望填补常规连续刚构桥适用跨径和斜拉桥适用跨径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236.
237.
为了提高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首先对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和支承层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连续道床板和分块道床板两种结构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和设计要点,并对两种设计方案进行结构受力和配筋计算。然后从抗压强度、结构耐久性、疲劳强度、裂缝控制等要求研究道床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出道床板混凝土强度采用C40是足够的,且强度不宜太高。最后结合目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和运营经验,提出道床板和支承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38.
239.
陈圣超 《汽车运用》2013,(12):45-45
常见车辆漏油的主要原因①产品(配件)质量、材质或工艺不佳,结构设计存在问题。②装配不当,配合表面不清洁,衬垫破损、位移或未按操作规程规范进行安装。③紧固螺母拧力不均,滑丝断扣或松旷脱落等,导致机件密封件失效。④密封材料长期使用后磨损过限、老化变质、变形失效。⑤润滑油添加过多.油面过高或加错油品。⑥零件(边盖类、薄壁件)结合表面翘曲变形、壳体破损,使润滑油渗出。⑦通气塞、单向阀堵塞后,由于箱壳内外气压差的作用,往往会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  相似文献   
240.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4,(12):28-29
列车内装设计主要是通过内装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美化车辆内部旅客界面,给人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经久耐用,且能在高效运营下节省能耗。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乘客对列车内部旅客界面的舒适度要求也逐步提升,车辆的内饰作为旅客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和材料档次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旅客界面档次和舒适度。那么,如何提高列车内饰的设计水平?未来列车内饰材料技术发展方向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