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重庆重汽科技》2005,(3):36-36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里,北京天坛医院平均每天收治脑血管病患者80名,其中15%是中青年人。据了解,近些年,每逢黄金周长假,天坛医院的脑血管病人就比往常增加近20%,且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据报道,国内其他大城市也存在类似情况。我们就这一现象请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为读者做详细分析和特别提示。  相似文献   
12.
《重庆重汽科技》2005,(3):43-43
吸烟与健康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吸烟有害健康已成共识。那么,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程度有多大呢?根据国际研究结果认为,肺癌、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呼吸性心脏病、主动脉瘤、外周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吸烟有明显的相关性,吸烟能使中毒、肝硬化、酗酒引起的酒精中毒等症状加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012年西安市雁塔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发现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4年后进行电话随访。χ~2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等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77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4年后随访到735人,排除拒绝调查17人,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4人,发生脑出血4人,纳入统计分析710人,年龄45-98岁(平均59.75岁±9.58岁),男性282人(39.7%)。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0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3.1%vs. 5.2%,P<0.001)。K-M生存分析显示,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生存时间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脑卒中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服用降糖药物、服用降脂药物、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明显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因素(HR=2.529,95%CI:1.150~5.563,P=0.029)。结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时,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丸(XN-pill)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制作CIS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以消栓再造丸为对照药物,分组观察模型动物的血清IgG型抗心磷脂抗体(ACA - IgG)含量在醒脑丸大、中、小不同剂量和对照药物作用下的不同变化,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醒脑丸能够降低模型动物的血清ACA -IgG含量,不同剂量组间以中剂量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醒脑丸是治疗CIS的有效方剂,通过降低血清ACA - IgG含量,作用于凝血系统的不同环节,降低凝血酶活性、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防治血栓形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yG指数与残余胆固醇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26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以TyG指数中位数值为界限将研究对象分为低TyG指数组和高TyG指数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代谢危险因素指标间的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代谢相关危险因素与TyG指数的相关性,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残余胆固醇水平对TyG指数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吸烟史、饮酒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残余胆固醇、血尿酸、TyG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残余胆固醇、血尿酸水平与TyG指数呈正相关(P均<0.05);HDL-C水平与TyG指数呈负相关(P=0.01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对红细胞变形性(RCD)的影响,对18 例急性脑出血和50 例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C3b 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及红细胞滤过指数(EFI)进行测定。结果发现ACVD患者EFI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001),RBC·C3bRR、RFER明显低于正常组,RBC·ICR及RFIR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001).EFI与RBC·ICR及RFIR呈显著正相关(r= 0.487,0.485,0.491,0.489, P < 0.05),说明急性期脑血管病RCIA功能降低是RCD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α_(1A)-肾上腺素受体(α_(1A)-AR)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对肝性功能性肾衰竭(HRS)大鼠肾淤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lactosamine hydrochloride(GalN)]复制肝性功能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组,行下腔静脉阻断(OIVC)实验,并给予高选择性α_(1A)-AR阻滞剂坦索罗辛术前干预.各组动物分别于下腔静脉阻断前和复流后24 h取血测定血清肝肾功生化指标,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记录肾皮质和髓质的血流量变化;同时切取肝、肾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结构.结果 HRS大鼠在经历下腔静脉阻断术后,肾皮质、髓质血流明显下降,且较正常大鼠不易恢复,术后肾功明显损伤.坦索罗辛干预大鼠下腔静脉阻断后肾脏淤血改善较明显,肾脏及肾动脉组织α_1-AR表达均明显降低,病理改变程度较轻.结论 经历缺血应激损伤后,HRS大鼠可能由于α_1-AR高表达所导致的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而容易发生急性肾衰竭.高选择性α_(1A)-AR阻滞剂坦索罗辛可显著下调肾动脉及肾小管α_(1A)-AR过表达,对HRS大鼠肾脏淤血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溃疡斑块与症状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颈动脉溃疡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缺血性卒中症状,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再根据有无溃疡斑块,将所有患者分为溃疡组和无溃疡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颈动脉溃疡斑块在症状组的发生率为40.74%,无症状组为16.6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OR=4.716;95%CI1.286~17.291;P=0.019)和高同型半胱氨酸(OR=1.068;95%CI1.002~1.139;P=0.043)与颈动脉溃疡斑块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溃疡斑块在症状性缺血性卒中组发生率较高,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SPECT评价高压氧(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为34例新生儿,分为正常新生儿组3例,HBO组HIE患儿20例和对照组HIE患儿11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5~8天内进行1次SPECT检查作为比较。两组HIE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接受一次SPECT检查,结果 治疗前31例HIE患儿SPECT示有46个朋小不同的局灶性血流灌注低下区和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安铁路局职业接害人群进行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找出高危人群,提出相应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在西安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35~59岁有职业接害史男性职工,收集整理体检资料,按每5年一个年龄组分组,根据"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各个年龄组进行评估。结果:(1)机务系统、供电系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除50~54年龄组,其他年龄组绝对危险度平均值较其他系统高;(2)10年发生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明显高于我国国人同年龄组的平均发病危险;(3)随年龄的增长极低和低度危险度所占人数和比例逐渐减少,中、高度危险度增加。结论:要特别关注机务、供电系统和较高年龄组接害人群身体健康,积极开展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加强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和促进,从而降低ICVD发病的危险因素,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