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确定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再分布的存在。方法 建立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模型 ,采用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分析 (SPE GC)法进行研究。结果 急性中毒组大鼠死后 96h内 ,脑组织吗啡含量相对稳定 ,肝组织内吗啡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增加 ;慢性成瘾组大鼠死后脑组织吗啡含量在 48h内相对稳定 ,48h后逐渐升高 ,肝组织吗啡含量随死亡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 ,与急性中毒组相同时间相比增长幅度显著差异。结论 急、慢性吗啡中毒大鼠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进行再分布 ,且生前进入体内的吗啡量影响死后肝、脑组织内吗啡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92.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30 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 anjiom aofliver,CHL)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sen receptor, ER)的表达,并以CHL瘤旁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果ER 阳性表达于CHL 血窦内皮细胞胞浆中,阳性率为433% ;CHL瘤旁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 P< 0.05)。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生长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可能通过其受体作用促进CHL生长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对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微丝的影响.方法 采用肝缺血35 min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中ALT、AST、GGT和TBIL的含量;电镜观察胆小管的变化;异硫氢胍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alloidin)显示胆小管F-actin微丝的分布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并定量分析.结果 F-actin微丝荧光变化和电镜超微结构的改变相符合,F-actin的荧光染色再灌注前正常,而再灌注后明显减弱;胆小管微绒毛再灌注前没有消失,而再灌注后却大量脱落.这与血清GGT和TBIL的异常改变一致.结论 再灌注而非缺血可造成胆小管F-actin微丝破坏、微绒毛丧失,导致胆小管收缩减弱,胆汁排泄功能受损.这可能是大鼠肝I/R后胆汁淤积发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木黄酮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活化、胶原合成以及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探讨木黄酮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细胞系HSC-T6为体外细胞模型,随机分为 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木黄酮(0.5、5、50 μmol/L),同时设未加任何药物的空白对照组.作用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HSC T6细胞的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Ⅲ型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木黄酮对各组HSC-T6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R表达的影响.结果 木黄酮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抑制HSC T6细胞的增殖,降低其α-SMA的表达,减少PCⅢ及HA的分泌,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给予木黄酮后,HSC-T6细胞的ER表达增强,也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木黄酮可抑制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木黄酮增加HSC的E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α_(1A)-肾上腺素受体(α_(1A)-AR)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对肝性功能性肾衰竭(HRS)大鼠肾淤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lactosamine hydrochloride(GalN)]复制肝性功能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组,行下腔静脉阻断(OIVC)实验,并给予高选择性α_(1A)-AR阻滞剂坦索罗辛术前干预.各组动物分别于下腔静脉阻断前和复流后24 h取血测定血清肝肾功生化指标,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记录肾皮质和髓质的血流量变化;同时切取肝、肾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结构.结果 HRS大鼠在经历下腔静脉阻断术后,肾皮质、髓质血流明显下降,且较正常大鼠不易恢复,术后肾功明显损伤.坦索罗辛干预大鼠下腔静脉阻断后肾脏淤血改善较明显,肾脏及肾动脉组织α_1-AR表达均明显降低,病理改变程度较轻.结论 经历缺血应激损伤后,HRS大鼠可能由于α_1-AR高表达所导致的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而容易发生急性肾衰竭.高选择性α_(1A)-AR阻滞剂坦索罗辛可显著下调肾动脉及肾小管α_(1A)-AR过表达,对HRS大鼠肾脏淤血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形成后介入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60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检测肝动脉血流,对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者行肝动脉造影,确诊4例,均即刻行介入溶栓治疗,其中2例留置肝动脉导管反复持续溶栓治疗.结果 3例介入溶栓治疗后,肝动脉均再通,其中1例因血栓再形成而多次溶栓,2例发生腹腔内少量出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溶栓失败及腹腔内出血行再次肝移植.结论 肝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为HAT的有效方法,留置肝动脉导管持续药物泵入溶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hypoxia (1% O2) on the ability of cell invasiveness and expression of KAI1/CD82 in SMMC772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SMMC772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were cultured by hypoxia ( 1% O2) in vitro, and the ability of cell invasiveness was analyzed by cell invasion assay.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KAI1/CD82. Results Cell invasion assay revealed that hypoxia enhanced the ability of invasiven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In addition,KAI1/CD8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positive in cultured SMMC772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it was located diffusedly in the cytoplasm and on the membrane. KAI1/CD8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when mediated by hypoxia;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ed a time-effect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Hypoxia can enhance invasiven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The down-regulation of KAI1/CD82 expression may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ose courses.  相似文献   
98.
雌激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雌激素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 ,探讨雌激素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观察雌激素 (苯甲酸雌二醇 1mg·kg-1)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胞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和对肝脏胶原含量的影响 ,并分别检测血清学标志及肝脏组织学等变化。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 ,雌激素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 ,减少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等纤维化指标的升高程度 (P均 <0 .0 5 ) ,抑制肝星状细胞对α 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和肝脏胶原沉积 ,减少肝脏I型胶原的合成。结论 雌激素可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胶原合成 ,发挥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对Matrigel基质胶的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模型测定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HepG2经不同质量浓度(10、100、1 000ng/mL)的重组人HMGB1(rHMGB1)干预,24、48、72h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100ng/mL的rHMGB1干预HepG2 48h,细胞对Matrigel基质胶的黏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侵袭和迁移实验中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此外,rHMGB1可明显上调MMP-9和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0.01),但MMP-2蛋白及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可促进人肝癌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这可能与上调MMP-9和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PI3K抑制剂对四氯化碳(CCl4)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液氮保存下的HSC株,于37℃,50 mL/L CO2孵育箱中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Cl4组、CCl4+1 μmol/L PI103组、CCl4+2μmol/L PI103组、CCl4 +4 μmol/L PI103组,分别培养48 h.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初步观察了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测定细胞的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CC14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数目增多,Ⅰ型胶原表达增多;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CCl4+4μmol/L PI103组比CCl4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细胞数目减少;MTT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显示,与CCl4组比较,CCl4+1μmol/L PI103组、CCl4 +2μmol/L PI103组、CCl4 +4μmol/L PI103组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减少,随着PI103剂量加大,细胞的增殖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均减少,但CCl4+4 μmol/L PI103组和CCl4+2μmol/L PI103组比较,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变化.结论 PI3K抑制剂PI103可抑制活化的HSC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以及减少其Ⅰ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