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6篇
  免费   739篇
公路运输   3446篇
综合类   1733篇
水路运输   911篇
铁路运输   1532篇
综合运输   363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72.
结合南京地铁土压平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带压进仓的具体情况,通过采取带压进仓压力计算、现场试验压力确定以及实施过程,成功地解决了土压平衡盾构进行带压进仓作业,了解掘进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等技术难点.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土压平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带压进仓的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3.
研究直径 10. 0 m 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曲线 段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 曲率半径 R = 350 m 和 R = 354 m 两处曲线施工段为监 测对象,以几何水准测量为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数据 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沉降变形主要经历前期沉降、盾 尾脱出后沉降、注浆隆起、稳定沉降、后期沉降 5 个阶 段,最终变形值分布包络图近似呈偏正态分布,对称轴 线偏于曲线内侧。  相似文献   
74.
基于多个基坑工程监测实例,通过对不同的施工阶段监测数据变化量与现行规范规定的控制值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监测项目初始值采集时间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总结出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支撑内力、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等监测项目合理的初始值采集时间,为基坑工程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评价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5.
大庆市西城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DK5+221.53m框构桥下穿既有让胡路西货场站,框构桥全长87m。考虑到既有站场的安全运营,对框构桥基坑防护进行了检算,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保证了既有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76.
深圳市曦湾名苑基坑工程西侧紧邻已运营的地铁2号线车站和区间隧道,采用 MIDAS-GTS 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基坑采用咬合桩、支护桩和止水帷幕结构施工时基坑围护结构与地铁结构变形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基坑采用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的选型合理;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受力明确,基坑护壁的变形小于一级基坑限定的数值;土体变形与卸荷引起既有地铁车站与隧道的变形未超出安全限值;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基坑监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77.
内摩擦角是黏性土最重要的工程参数之一,其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为研究泥质粉砂岩地区膨胀性黏性土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对取自广西良圻地区的土样,通过直接快剪试验获得24组包含含水率、塑性指数和内摩擦角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回归检验及诊断表明拟合公式合理.应用获得的公式计算取自安阳至邯郸地区的原状膨胀性黏土的内摩擦角,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78.
结合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工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通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桩间土承载力计算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随软土固结时间提高的特性,得到了动力触探曲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理论分析了地基处理后瞬时桩间土承载力与处理前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得到了时间对桩间土承载力影响的规律,给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提供评价依据,为碎石桩复合地基上层的路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9.
上海地铁内江路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内江路站紧邻黄浦江,站位所处地层主要为流塑状淤泥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约1m,地质条件极差。以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依托,详细阐述采用SAP84有限元程序建立荷载-结构模型对叠合墙体系进行内力增量分步叠加法计算的过程,以及钢筋混凝土与钢管相结合的内支撑体系设计。目前,车站的主体和3个附属结构已经完工,工程进展顺利,说明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80.
研究目的:桩板墙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边坡防护工程,桩间板在施工前需要先开挖桩前土。因此为保障桩间土的稳定性,桩间常常逆作法施工锚杆,但由于该支护方法的机理尚不明确,尤其是当悬臂高度较大时桩间土极易发生垮塌,给后期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并增加桩板墙背侧土方回填的费用。因此,论文重点围绕桩间土拱效应与锚杆加固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帮助。研究结论:(1)通过在桩间施工一定数量的锚杆,可有效降低桩间土发生局部垮塌的风险,使得锚杆能够紧密地连接桩间欠稳定土体、土拱压密土体及后方的稳定土体,土拱拱圈附近的密实土体发挥了锚杆锚固段的作用;(2)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受桩间土拱效应分布的几何形态的影响,锚杆布置宜在相邻两根悬臂桩跨中位置适当加密,采取该类布置方式相比均匀布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3)桩间锚杆的设计钻进深度可以采用上部较短,中下部适当加长的方案进行设计,且锚杆设计钻进深度不应超过1.5倍桩间净距。若中下部桩间土体较密实,可以考虑适当减小锚杆的钻进深度;(4)采用锚杆加固桩间土大多是应用于临时防护,为了进一步提高桩桩间土的稳定性,降低道路运营期间因桩间土局部滑塌或掉块带来的风险,或出于美化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