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4篇 |
免费 | 18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07篇 |
综合类 | 798篇 |
水路运输 | 817篇 |
铁路运输 | 584篇 |
综合运输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164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205篇 |
2010年 | 176篇 |
2009年 | 201篇 |
2008年 | 211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57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针对高速铁路交叉隧道的分类和组合型式进行划分,分别阐述了其存在的关键动力学问题,并通过广泛的相关文献调研,总结了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在列车振动、空气动力效应以及地震震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不足;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1)考虑隧道结构、地层参数以及邻近交叉隧道的结构特征,建立高速列车-轨道-交叉隧道为一体的三维精细化分析模型,并用其开展定量安全评价;(2)开展车隧气动结构效应研究,提出保障隧道结构安全的工程措施,进而建立考虑列车气动荷载与其他动力荷载叠加作用下交叉隧道的安全性评估方法;(3)进行全方位的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揭示交叉隧道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提出相适应的抗震设计方法;(4)引入混凝土和岩石动力损伤本构关系,建立能考虑材料动态损伤的计算模型,以对结构在长期反复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其累积损伤效应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以赣江大桥和宁海新桥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其主桥施工最大悬臂状态下P-Δ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考虑P-Δ效应时的桥梁位移与应力变化情况,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计算和施工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为分析超声行波驱动液滴运动的可行性,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作为液滴运动的驱动源,提出弹性体平板的液滴驱动模型。建立压电振子和弹性体平板的有限元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得到了压电振子的结构力学模态和谐振频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压电陶瓷弯曲振动的前6阶模态中,只有第2阶模态为压电振子的横向振动模态,其它模态为一般结构力学模态,确定了选择压电陶瓷的第1阶共振频率作为压电陶瓷驱动液滴运动的激励频率。对压电陶瓷产生超声行波驱动液滴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行波能够驱动液滴运动,同时表明了以超声行波作为驱动来清除汽车前风挡雨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48.
李嘉鸿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3)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改变。教科书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纽带也应做出相应的变革,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新建构思想的视野下,插图式教科书逐渐受到中职学生的青睐,教材采用图文混编、图文情景对话、漫画插图等方式编写,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插图效应,使学生加深知识记忆,也为新建构主义思想这一理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9.
油底壳、油箱、膨胀水箱等在塑料应用开发中,为了准确计算其模态,需要考虑液体与结构的耦合作用。文章以圆柱形储液容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声学单元、薄膜单元对流体进行建模,考虑了液体可压缩性和自由液面的晃动效应,计算得到容器的一阶模态,与模态试验结果、液体单元法和虚拟质量法的耦合模态计算结果对比显示,文章所采用的建模方法在计算流固耦合模态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然后,采用该建模方法探究了液体高度对该圆柱形储液容器前三阶模态的影响。最后,采用该建模方法计算了某款塑料油底壳在含油状态下的一阶模态,并与油底壳单独模态和虚拟质量法的计算结果作对比,说明了考虑液体作用及液面晃动效应对油底壳模态计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水轮发电机组阻尼绕组连接片材料在不同压缩变量和反向应变量下所导致的应变抗力减小的现象(称为包辛格效应,简称BE),并探讨了不同压缩应变量对阻尼绕组连接片BE的影响,通过不同压缩应变量压拉实验,找到阻尼绕组紫铜连接片的最优包辛格值。结果表明:较大压缩变量对BE存在影响,随预变形量的增加,包辛格效应值变化,预变形量为3%时,包辛格效应值达到极值。再增加变形量,包辛格效应值减小,3%为最优变形量,即阻尼绕组失效界限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