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6篇
  免费   346篇
公路运输   779篇
综合类   646篇
水路运输   105篇
铁路运输   3321篇
综合运输   38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软土地质地铁车站盖挖顺作法施工实践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上海延吉中路地铁车站以顶板为路面系统的盖挖顺作法的结构设计、施工步序、土方开挖及支撑安装工艺等,提出了盖挖顺作法中立柱与围护结构差异沉降控制、快速施工等关键技术成功运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站场简单、站间距离近、运行密度高、运行模式单一等,而铁路站场复杂,客货混运,作业方式复杂。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对设备的要求及运营管理的方式与铁路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信号系统必然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3.
2005年3月,南京地铁1号线车站设备安装与装修已顺利通过了第1阶段的工程验收,预计将于5月份完成全线的消防验收。  相似文献   
64.
为了进一步发展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经德国联邦政府批准.柏林将修建U5地铁线(又称Kanzlet线)。根据设计方案,这条连接累尔特车站与亚历山大广场新的地铁线的整个工程.预计将于2010年正式动工修建.2020年建成投入运营。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政府计划安排财政拨款1.47亿欧元投资这条地铁线建设。  相似文献   
65.
城市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技术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深圳地铁工程为例,介绍城市地铁车站监控量测工作的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监测项目的选择、确定、精度评定以及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6.
广州地铁5号线(以下简称:5号线)呈东西走向,贯穿广州城市东西.是广州轨道交通系统的重点线路。线路西起芳村区的沼口.东至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线共设29座车站.有11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5号线首期工程(沼口至文冲段)正线线路全长32km,从东往西依次设置24座车站,有9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首期工程将在2008年底建成。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在既有浙赣线提速200km/h车站改造工程中,信号过渡工程的设计原则、电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8.
横南铁路通信系统于1998年8月开通.该系统干线传输采用SDH同步系统,区段通信采用PDH准同步系统,各铁路沿线小站采用D/I设备上下话路,所有光传输设备均采用诺基亚设备.系统运行稳定,但防雷击较差.1999年雷雨季节,横南线北段乌石、五里峰、西山3个小站PDH设备的自动电话用户盘(SUB/S)和用户数据盘(DIU)频遭雷击,共击坏SUB/S盘7块,DIU盘3块,因此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69.
70.
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密贴交叉组合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强震作用下密贴交叉组合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并与单一浅彬深埋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贴交叉组合车站结构中,由于上下层车站相互作用影响,对上下层车站的相对水平位移均具有放大作用;上层车站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小于浅埋车站,而下层车站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略比深埋车站的大,且变化率较大的部位均发生在密贴交叉部位;下层车站的存在,时上层车站结构的应力有一定的消弱作用,但是由于两车站结构相互作用影响,在两车站交叉部位出现应力集中,致使交叉部位应力出现明显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